题舍弟浣句池

吾家仲子差不俗,斗如一室罗花木。

当门嵂屼对南山,白日云阴溅飞瀑。

穿云入洞几逶迤,疏脉通泉贮作池。

我有旧题浣句字,移来恰好稳置之。

此池不深亦不浅,其中可畜数鱼儿。

漱流洗耳古人事,取名浣句夫何为。

浣之又浣无不可,其句伊何文与诗。

一字经营堪呕血,片言悟心差解颐。

匡床木榻堆湘帙,倦即高眠醒即披。

我来扼腕论今古,偲偲切切复怡怡。

此道由来有宗统,譬如大海汇流澌。

狂澜一柱任颠倒,东西南北纷如驰。

何当一挽天河水,洗涤日月净昏霾。

雕虫呫哔竖儒事,千秋之业宁在兹。

高歌一曲卧池上,梦入池塘春草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其弟弟所筑之池的赞美与感慨。池中栽植花木,山川环绕,云雾缭绕,瀑布飞溅,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诗人将自己过去的诗句移至池畔,寓意着这些文字如同池水般清澈,能够洗涤心灵,净化思绪。

池水不深不浅,恰到好处地养着几尾鱼儿,象征着生活的平和与宁静。诗人提到古人以漱流洗耳的仪式来净化心灵,而他将这些诗句命名为“浣句”,则是在追求文字的纯净与深刻。一字一句的斟酌,如同呕心沥血,每句话都蕴含着对世界的洞察与理解。

诗人在池边布置了床榻与书籍,闲暇时便在此处休息阅读,或与弟弟探讨古今之事。他们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智慧与和谐,仿佛在追寻着某种精神上的统一与传承。诗人认为,真正的学问与事业不应局限于文字技巧,而应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如洗涤日月的昏暗,让世界更加清明。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借天河水之力,彻底清除世间的一切污浊与黑暗,使世界恢复纯净的愿望。他将文字视为雕虫小技,认为真正的千秋大业在于追求真理与正义。在池边高歌一曲,诗人似乎进入了春草繁茂的梦境,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憧憬。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漱云牙卷

云有根兮玉有乳,昆邱渺渺蓬瀛渚。

三花树上素鸾栖,五色霞中丹凤驻。

谁餐玉液炼青精,谁拥云裾驾綵骈。

左拉云君右玉女,手握芙蕖觐玉京。

为君一奏霓裳曲,曲绕行云声戛玉。

天上云璈十二徽,世间弦管空局促。

形式: 古风

醉歌走笔示胡伯连

孤剑迢迢望都门,鹴裘敝尽客衣单。

清时儒冠不抵事,掷去长安博一官。

肝胆摩来手尚热,须眉向处面常寒。

昨冬驴蹶余伤手,此时肯归归已久。

南都不住北都住,满面红尘路上走。

当时射策尔如虹,胡为一堕云雾中。

同是天涯无根草,吹落沙尘任转蓬。

我昨青袍持一刺,三走朱门投不得。

恨不相携胡伯连,急向红槽占一席。

鼻头火出气如蒸,却敲铜盘呼卖冰。

呷来五内战寒热,归卧两日不能兴。

今朝强起头未栉,手持竹帚打苍蝇。

东邻彼美邀余饮,索余艳语写徐陵。

胡郎痛饮能数石,笑我量不如瓶罂。

三杯入口颓然醉,须臾一觉辄成醒。

案头残墨濡濡湿,信手狂涂几剡藤。

形式: 古风

送吴将军良卿就试大司马

燕山九月飞阴雪,画角城头声咽咽。

司马辕门牙帐开,十万材官分队列。

令旗卓处鼓三严,马首嘶澌蹄超忽。

朱缨皑甲晃寒光,满臂骍弓如抱月。

万人丛中逞好手,目快意迟惜始发。

飕飕鸣镝贯垂杨,盾鼻濡毫奏策章。

宫花插鬓袍如血,五凤楼前谒君王。

形式: 古风

送蛾眉山僧

君不见蛾眉山高高,一抹入云霄。

紫雾濛濛暮复朝。

下视尘界千万里,宛如沧海一萍飘。

上有玉芙蓉,瓣瓣插太清。

问师何赤脚,曾踏莲花顶上行。

问师何所有,一锡并一盂。

锡底飞空常不住,盂里藏龙蜿蜿舒。

朅来行脚遍尘寰,恍如身坐蛾眉山。

火里青莲长不灭,风中幡影任飞翻。

瞿塘滟滪何壮哉,不用折芦与渡杯。

一盂?尽锦江水,卓锡横空是归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