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七首(其四十七)

明头便打,暗里闪过。尽底活时,死中要坐。

门外檐间雨滴声,众生颠倒逐迷情。

可怜洎不迷己处,出得身来体未明。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昌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明头便打,暗里闪过"描绘了修行者在明悟与隐晦之间迅速领悟真理的状态,如同光明与黑暗间的瞬间转换。"尽底活时,死中要坐"强调在生与死的极端境遇中寻求觉悟,寓意超越生死的智慧。

"门外檐间雨滴声"以自然景象暗示世间纷扰,众生沉迷于欲望和迷惑之中。"众生颠倒逐迷情"直接揭示了世人迷失在情感与欲望中的现实。然而,诗人接着指出"可怜洎不迷己处",即修行者即使不被外物所迷惑,也需进一步明了自我本性。

最后两句"出得身来体未明",意味着虽然已经超脱世俗,但还未能完全明了自己内在的清净本体,表达了修行过程中的不断追求和深化理解。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修行实践的指导。

收录诗词(66)

释道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十七首(其四十六)

人前惯出手,退三添作九。

有眼未尝看,无家自能走。雪峰之句,羚羊挂角。

作他弟子没来由,龙蛇阵上看谋略。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七首(其四十三)

趁水泛船,随泥作佛。船行佛成,水泥不物。

有拄杖兮与拄杖,船中轻荡桨。

无拄杖兮夺拄杖,佛面巧出相。

好手芭蕉眼不开,塞壑填沟何处来。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七首(其四十二)

千里万里,不著便处却能回,闭了方丈依前来。

双收双放,半合半开。主宾全体用,石女老黄梅。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颂古五十七首(其四十)

迅雷不及掩耳,下桩要在急水。

水深桩脚若长,耳畔雷声四起。

拈起拄杖为他中下,上上人来放过不打。

秦人一入桃花源,子孙千世为神仙。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