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点绛唇》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傅熊湘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
开篇“去雁来鸿,书凭锦字无端的”,以雁与鸿比喻远方的亲人或友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然而,“书凭锦字无端的”一句,暗示了书信的传递并不容易,思念之情难以通过书信得到慰藉。
接着“后期难觅。新恨成堆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长期的等待之后,希望的信使却未能如愿到达,新的遗憾在心中累积,使得情感更加沉重。
“雨阻重阳,独坐添愁寂”,将自然界的雨天与节日的重阳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独自一人坐立,愁绪更显浓郁,孤独感倍增。
最后,“何人笛。数声悽恻。和著寒鸣蟀”,以笛声和蟋蟀的鸣叫作为背景音,增添了凄凉的意境。笛声的哀怨与寒秋的蟋蟀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凉的和声,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词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展现了词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