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一首

金行中否野多遗,越禊诸贤不受羁。

天朗气清书上巳,春行秋令纪当时。

九原寂寞不可作,一水萦回或在兹。

归去庐山定相问,为公关报紫霄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金行中的风俗多有遗失,越地的贤人们不愿受束缚。
天气晴朗,书斋上巳节,春日行事却似秋天,记录着当时的景象。
九泉之下寂静无声,或许这条流水能留下痕迹。
回到庐山,定会有人询问,我将代你向紫霄宫通报消息。

注释

金行:指五行之一的金,这里可能指代某种传统习俗。
越禊:古代越地的一种春日祭祀活动。
不受羁:不被束缚,不受拘束。
天朗:天空晴朗。
书上巳:古时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举行的读书或修禊活动。
春行秋令:春天行事却像秋天般肃穆或不合时宜。
纪当时:记录当下。
九原:指墓地,古人对死者的称呼。
寂寞:寂静无声。
一水:一条流水。
或在兹:或许就在这里。
庐山:位于江西的著名山脉。
相问:互相询问。
关报:传达消息。
紫霄:道教名山紫霄宫,象征高远的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自然中的漫步和内心的感悟。开篇“金行中否野多遗,越禊诸贤不受羁”两句,通过对金色的路途和野外遗落物品的描述,以及对古代圣贤之人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关注与尊重,同时也隐含着对古人智慧的向往。

“天朗气清书上巳,春行秋令纪当时”两句,则是诗人在一个明净晴朗的日子里,将时间记载于书中,似乎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这里的“春行秋令”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不可挽回的无奈。

“九原寂寞不可作,一水萦回或在兹”两句,通过描绘广阔而又寂寥的原野和蜿蜒曲折的小溪,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情感。这里的“九原”可能指的是开阔的自然景观,而“一水萦回”则是对流水声响的描写。

最后,“归去庐山定相问,为公关报紫霄知”两句,诗人在结束游历之后,回到庐山时,似乎是在向某位友人询问,同时也许是在表达一种精神上的超脱或是对远方的思念。这里的“庐山”可能是一处具体的地名,而“紫霄”则具有仙境、神秘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05)

王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日见桃一首

梅意犹藏萼,桃腮已放花。

地疑时候恶,律恐统元差。

寒涨渔舟水,春明道观霞。

老来无赏玩,痴坐惜年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丰城一首

摇摇旌旆出洪都,弥望田畴总废墟。

羸马不前身突兀,耕夫相视笑轩渠。

倚松茅屋斜开径,近水人家半卖鱼。

蒲叶向冬犹未割,临风遥忆路温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郊访沈洞主一首

抖擞尘埃暂出郊,一藤先访羽人巢。

风翻翠浪催禾穗,秋放殷红著树梢。

万里家山怀五老,千年活计却三茅。

明朝便好乘风去,不学浮屠更打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北固山望扬州怀古

北固城高万象秋,烟竿一缕认扬州。

试乘绿涨三篙水,要见朱帘十里楼。

泪湿宫衣朝雾重,愁熏塞草夕阳浮。

隋堤旧事无人问,两两垂杨系客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