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遗搔痒之具曰不求人又曰婆指甲约相赋

阿婆此指甲,昆吾国生长。

当年三五时,搯花记月上。

纤纤成老大,却作爬沙状。

故人远持赠,慈意有著放。

想翁乍得之,未悟为何贶。

把玩至一再,丑妇能俱丧。

信手弹三声,铮然送妍响。

卯醺未全快,午偃到半饷。

溽绉垢能寸,美曝背如盎。

是时可柄用,于人无俯仰。

名之必可言,翁亦费亭当。

长吟出肺肝,闻者重惆怅。

人生七尺外,凡物皆是长。

维此金石交,百年相倚仗。

痴儿麻姑爪,忍痛不忍痒。

形式: 古风

翻译

这老妇人的指甲,出自昆吾国的土地。
在那明月当空的夜晚,她曾亲手采花记录时光。
细小的指甲如今已粗大,却仍保持着抓握的形状。
故友远方赠送,饱含着慈爱与期待。
我想那位老人初次得到它,不明白这是何等的恩赐。
他反复把玩,连丑陋的女子也会为之动容。
随手弹奏三声,清脆的声音传递着美妙的旋律。
清晨的微醺并未完全消散,午后的小憩又过了许久。
即使布满皱纹和污垢,阳光下也显得饱满如盎。
这时的指甲虽已老去,但依然有价值,无需低眉顺眼。
给它命名,必定有其深意,老人为此颇费思量。
他深情吟咏,听者因此感到深深的哀伤。
人生短暂,万物皆有其长处。
唯有这金石般的友谊,能支撑百年岁月。
即使是孩童麻姑的指甲,也能忍受疼痛,却不忍瘙痒。

注释

阿婆:老妇人。
昆吾国:古代神话中的铸剑之地。
三五时:指农历十五的夜晚,月圆之夜。
搯花:摘花,此处指采花。
乍得:突然得到。
贶:恩赐,馈赠。
丑妇:比喻事物虽丑陋,但有吸引力。
铮然:形容声音清脆。
午偃:午睡。
美曝:美丽地晒太阳。
柄用:使用,有价值。
亭当:斟酌,考虑。
惆怅:悲伤,失落。
七尺:古人认为人的身高为七尺。
金石交:坚固的友谊,比喻永恒不变的关系。
痴儿:天真的人,此处可能指孩童。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指甲长而坚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埴的作品,名为《有遗搔痒之具曰不求人又曰婆指甲约相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一件物品——阿婆(老妇人的俗称)用过的指甲的描述,展开了一段怀旧和感慨的情思。

首先,"阿婆此指甲,昆吾国生长"两句点出了物品的来源,昆吾国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古称,这里通过老妇人的指甲,引出了一种时空的穿越感。"当年三五时,搯花记月上"则描绘了过去某个美好的时光,那时阿婆可能正用这副指甲在月光下搓花。

接着,"纤纤成老大,却作爬沙状"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物品的变迁,从原本精细的形态变得粗糙如同爬沙(可能是某种工具)的样子,这也象征着生命的磨损。

"故人远持赠,慈意有著放"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伤,阿婆将这副曾经伴随她多年的指甲送给诗人,透露出一种深情和不舍。"想翁乍得之,未悟为何贶"则是诗人对此物品的珍视,他认为这份赠予可能含有一种特别的情意。

接下来的几句"把玩至一再,丑妇能俱丧。信手弹三声,铮然送妍响"描述了诗人对这副指甲的珍爱和玩味,以及通过它发出的声音,这些都成为诗人心中美好的记忆。

"卯醺未全快,午偃到半饷。溽绉垢能寸,美曝背如盎"几句则是对指甲形态的进一步描写,它们已经变得不再适用于原来的用途,但仍然保留着往日的风貌。

诗人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这件物品所承载的情感和记忆的珍视。"是时可柄用,于人无俯仰。名之必可言,翁亦费亭当"几句则是诗人对这件物品在当下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的肯定,它不仅是一件可以使用的物品,也是一个承载着故事和情感的存在。

最后,"长吟出肺肝,闻者重惆怅。人生七尺外,凡物皆是长。维此金石交,百年相倚仗"几句则是诗人对这件物品所引发的深切感慨,以及他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悟。这不仅是对一件物品的情感寄托,也是对人生和世事的一种深刻体会。

整首诗通过对阿婆指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承载着深情厚谊物品的珍视。这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也是对生命、时间和记忆的一次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134)

张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汉

桃花门外三月头,有美人兮眇中洲。

泛呼木兰寂无语,举手相招老白鸥。

白鸥见人头上笠,洒洒西江雨痕湿。

足知心事两相忘,翻然飞出青蘋立。

日斜何许一笛愁,西州回首望东州。

春风吹水柳花落,不见鹤归江上楼。

楼前青青草尺许,中有能言两鹦鹉。

声声浑不说他人,祗谓祢衡骂黄祖。

形式: 古风

西州访旧诸公皆沿檄去偕江一父过郎官湖赋此

一池汉水秀可餐,十年借我江南看。

阴山夜半黑风起,此水与我心都寒。

可惜野狐不革面,当来栖凤俱生翰。

湖亭谢荷著句稳,霜月记忆浮杯宽。

端期岁晚同不朽,报答地主老郎官。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过玉山庄居

樵路交行石,人家半住云。

向来披野服,曾到醉山樽。

虎迹沿坡见,鸡啼隔树闻。

白头离乱日,只认是桃源。

形式: 五言律诗

赤壁矶

秋清亦足发,弄水俯晴川。

顾影非坡月,昂首是梵天。

人才三国后,边信十年前。

吹笛归樊口,芦花落满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