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奉使谈经日,单车西入关。
抡才牛口下,得士凤毛间。
白雪千人失,黄河万里还。
即今高卧处,犹不减商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春日闲居(其五)》。诗中描绘了诗人奉命出使、谈论经典后,独自驾车西行进入关隘的情景。他在这次行程中选拔人才,发现了一位杰出的士子,如同在凤毛麟角中找到了珍宝。诗中以“白雪千人失”比喻众多人才的错过,而“黄河万里还”则象征着诗人历经长途跋涉,最终返回。最后两句“即今高卧处,犹不减商山”,表达了诗人虽已归隐,但其才华与影响力依旧超越了古代的隐士商山四皓,寓意着他的智慧和贡献将永垂不朽。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乞归君已见,削迹我何求。
交态疏能变,时名久自休。
中原来病色,万里入春愁。
不是忘机客,还惊海上鸥。
结舌论文地,甘心养拙年。
朱门人自老,白雪调空传。
世路蓬蒿外,浮名燕雀前。
中原二三子,夙昔共周旋。
病起独登台,春光万里来。
浮沉还我辈,俯仰见人才。
华发风尘过,青山雨雪开。
浮云堪倚杖,落日好衔杯。
漂零唯浊酒,落拓总狂生。
彭泽差闻道,高阳横得名。
罢来诗惨淡,卧久兴凄清。
日对春湖色,潺湲懒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