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不睡

擂罢城头鼓,膏凝烛下槃。

窗留三尺月,纩挟五更寒。

事事华巾结,年年纸帐宽。

梅花正好在,青女莫摧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战鼓擂完后,城头灯火如蜡盘凝固。
窗户中映入三尺清冷月光,棉被间透出五更的寒意。
一年又一年,生活琐事堆积如华巾纠结。
每年的纸帐都显得更加宽敞,梅花正盛开,冬神青女不要轻易摧残它。

注释

擂罢:战鼓停止。
膏凝:形容灯火昏暗,如同膏脂凝固。
槃:古代盛放食物或油等的器皿,这里指蜡烛。
纩:丝绵,这里指棉被。
五更寒:夜晚最寒冷的时候,通常指凌晨。
华巾:华丽的头巾,比喻生活的琐碎事务。
纸帐:用纸糊成的帐子,古时穷人的简陋卧具。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青女:古代神话中的霜雪之神。
摧残:破坏,伤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擂罢城头鼓"一句,设定了夜深人静的氛围,城头的鼓声已经停止,暗示时间已晚。"膏凝烛下槃"则形象地表达了室内蜡烛燃烧到尽头,油脂凝固在槽中,这两个细节共同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夜晚氛围。

"窗留三尺月"一句,描写的是夜晚透过窗棂看到的三分之二满月,月光洒落在窗前,带来了一丝凉意。紧接着的"纩挟五更寒"则是说诗人感受到了深夜的寒冷,"纩挟"形容衣物贴身,可能是因为寒冷而穿得较多。

"事事华巾结"和"年年纸帐宽"两句,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怀念。诗人可能在深夜中思绪万千,回想起过往的点滴,感慨万分。这里的"事事华巾结"是指每个节气都有着华丽的装饰,而"年年纸帐宽"则是说岁月流转,每年的春夜里,窗外的花瓣纷飞,但在室内却是温暖而安静。

最后两句"梅花正好在,青女莫摧残",诗人在这深夜中,看到梅花盛开,却又提醒着自己不要去破坏这份宁静。这里的"青女"可能是指春夜,或是室内的侍女,而"莫摧残"则是对自然之美的尊重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描绘深夜的寂静、月光下的寒冷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邓提举留诗南华予后五日入山次韵

有句谁知李似阴,好奇仍许杜犹岑。

后期五日来圯下,面壁九年参少林。

瘴鬼安能惊鹤众,地灵何敢著狐任。

雷车电炽中宵起,看取龙工济物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丙辰人日雨雪

此地从来僻,今朝自古阴。

五年犹作客,一饭敢虚襟。

春色岂终閟,晨光宜早临。

国香无恙否,抱雪秀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丙寅十月游南华

五年四转入曹溪,飞盖干霄日为低。

人定忽闻钟不嗄,饮香休问水流西。

桄榔子熟旒珠重,豆蔻丛深扇羽齐。

郁郁苍苍千嶂里,犯寒犹著一蝉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东津送方务德

一年痴雨令人瘦,三日佳晴送子回。

何以赠之青玉案,我姑酌彼黄金罍。

寻春出郭非聊尔,下水行舟亦快哉。

小试平生钓鱼手,老夫合住子陵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