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方韶父韵

婺女城头掩半扉,沈侯楼上锁斜晖。

听鸿前度同游尽,化鹤重来万事非。

山水娱人真不恶,文章惊世故多违。

何如有酒身长健,竟月登临莫便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首联“婺女城头掩半扉,沈侯楼上锁斜晖”以城楼和楼上为背景,通过“掩半扉”和“锁斜晖”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静好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颔联“听鸿前度同游尽,化鹤重来万事非”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听鸿”,指古代文人听雁南飞,寄托思乡之情;二是“化鹤”,源自《搜神记》中“白鹤三千年一变,化为人形”的传说,这里借以表达物是人非、世事沧桑之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无奈。

颈联“山水娱人真不恶,文章惊世故多违”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山水之美能给人带来愉悦,但文学作品往往难以完全符合世人的期待或规范,体现了艺术创作的矛盾与挑战。

尾联“何如有酒身长健,竟月登临莫便归”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希望在身体康健的情况下,能够尽情享受自然风光,甚至整个月都流连忘返,而不被世俗的束缚所限制。这种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质朴、纯粹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艺术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送许益之之金陵赴赵侍御招二首(其一)

扬帆千里载书琴,此事光华喜见今。

青眼怜才真有道,白云出岫本无心。

校书灯火西斋静,听讲衣冠北府深。

岁晚幽期良自保,孤根未恨远穹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许益之之金陵赴赵侍御招二首(其二)

绣斧乌台峻碧霄,金陵佳丽未萧条。

诗书正气存诸彦,花月残歌笑六朝。

山倚石头青入画,江吞天际白吹潮。

胜游健笔追雄浑,为寄林间慰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客杭九日别柳道传黄晋卿出饮江头陈氏楼客杂甚

黄菊开时酒价廉,晚声沙市簇青帘。

不堪衣袂犹为客,偶上楼头试卷帘。

良友相逢还易别,老兵对饮且无嫌。

西风放棹龙山去,何必疏狂脱帽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京城寒食雨中呈柳道传吴立夫

春深不见试轻衫,风土殊乡客未谙。

蜡烛青烟出天上,杏花疏雨似江南。

松楸昨夜频来梦,樽俎何人可与谈。

闭户不知佳节过,清泥满道没征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