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丽文

萧散平生一布裘,纸窗竹榻自夷犹。

常贫总坐能诗累,绩学曾为应举谋。

方外老僧邀结夏,山中啼鸟伴吟秋。

病妻稚子从侵迫,眉上元来不着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咏丽文》。诗中描绘了一位淡泊名利、生活简朴的诗人形象,通过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首联“萧散平生一布裘,纸窗竹榻自夷犹”,开篇即以“萧散”二字点出诗人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身着一袭布衣,居住在简陋的纸窗竹榻之中,却自得其乐,显示出诗人对物质生活并不看重,更注重精神世界的追求。

颔联“常贫总坐能诗累,绩学曾为应举谋”,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他之所以常贫,是因为他将精力全部投入到诗歌创作中,甚至为了科举考试而努力学习,但这一切并未使他感到负担,反而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颈联“方外老僧邀结夏,山中啼鸟伴吟秋”,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他与山中的老僧结缘,共同度过夏日,山中的鸟鸣声成为他吟诗作赋的伴侣。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尾联“病妻稚子从侵迫,眉上元来不着愁”,最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态度。尽管生活中有病妻稚子需要照顾,但他并未因此而愁眉不展,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说明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咏叔英

白襕憔悴走埃尘,曾有声名动缙绅。

零落田园多故后,淹留场屋过时人。

群居学道能违俗,半世收书不讳贫。

怪是偏多岩壑意,自家生长太湖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咏嗣业

楚楚璚枝出谢庭,紫芝眉宇玉生棱。

茶经陆羽曾传诀,书品阳冰已入能。

閒洗碧桐留野客,醉围红袖狎山僧。

相思不到西轩下,想见清香对榻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写閒舟图寄葛汝敬

小舟依渡不施桡,正似閒人远世嚣。

满径绿阴初睡起,坐临流水看春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次韵吴德徵先生江南弄

烟霏晓色彤楼开,美人倚醉临妆台。

韶华孰驻颜如玉,镜里年光转朱毂。

春风江岸蘼芜绿,落尽閒花绮尘馥。

翠屏自度春寒曲,帘箔重重燕双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