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佛寺

灵境深沉试一过,俗氛原不到岩阿。

亭亭老桧乘云气,孑孑危峰罥薜萝。

烟锁空林人迹绝,香浮宝地梵音多。

从今愿学无生法,攘攘尘埃奈我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石佛寺的游览体验,通过对灵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与远离尘嚣的氛围。首句“灵境深沉试一过”,以“灵境”二字点出寺庙的神秘与神圣,暗示了作者对这一处静谧之地的探索与向往。接着,“俗氛原不到岩阿”一句,直接表达了寺庙远离世俗尘嚣的特点,岩阿即指山岩深处,强调了此处的清净与超脱。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环境的静谧与和谐。“亭亭老桧乘云气,孑孑危峰罥薜萝”中,“亭亭”形容老桧树高耸挺拔,与云气相接,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姿态;“孑孑危峰”则描绘了险峻的山峰上,藤蔓缠绕的情景,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隐喻了佛法的坚韧与不屈。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佛教元素,强化了寺庙的宗教氛围。

“烟锁空林人迹绝,香浮宝地梵音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庄严。烟锁空林,形象地表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幽静,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人迹绝,更加强调了这里的清静与隔离。而“香浮宝地梵音多”则通过香气和梵音的描述,展现了寺庙的神圣与庄严,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从今愿学无生法,攘攘尘埃奈我何”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烦恼的无奈与解脱的愿望。通过这次游览,作者不仅体验到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之美,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指引,希望从此能够学习佛法,摆脱世俗的困扰,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34)

朱国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麻衣和尚

莫言师嗜酒,酒原是米汁。

世人自言醒,颠倒混黑白。

形式: 五言绝句

东朝即事二首(其一)

殿庭香蔼接云平,一道炉函夹陛行。

肃肃讲臣齐鹄立,金莲影里唤先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东朝即事二首(其二)

琉璃光润绝尘埃,咫尺甘霖遍九垓。

犹恐侍臣侵履湿,宣从殿侧左边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过石佛寺

闻道靡喧寂,幽林强自过。

有生皆烂漫,无计出婆娑。

细雨冲泥滑,新凉入槛多。

梦回听法鼓,清意在山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