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仲高林泉小像

家有青箱学,流传子又孙。

诗曾留竹里,梦不到槐根。

岁月饶双鬓,溪山付一樽。

老怀无所系,时得访沙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林泉小像前的感慨与心境。首句“家有青箱学,流传子又孙”展现了一种家族文化的传承,青箱象征着知识与学问,通过长辈传给后代,形成了代代相承的文化脉络。

接着,“诗曾留竹里,梦不到槐根”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竹与槐分别代表现实与梦境,诗人将自己创作的诗歌留在竹林中,而梦境则未触及槐树的根源,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异,以及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岁月饶双鬓,溪山付一樽”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自然风光的宁静,诗人以酒(一樽)寄托情感,面对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老怀无所系,时得访沙门”表明诗人年老后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不再为世俗所累,有时会寻求僧侣(沙门)的智慧与教诲,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传承、文学创作、自然美景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收录诗词(176)

德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明间僧。工书能诗。洪武初住持径山寺。永乐中尚在。有《桐屿集》

  • 字:麟洲
  • 号:止庵
  • 籍贯:浙江钱塘

相关古诗词

送僧归天台住国清寺

闻说台山胜,令人梦欲腾。

松杉万丈路,鉼锡半千僧。

涧落烟中磐,岩垂雪里灯。

丰干旧时席,花雨又重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与兰古春在京重见

胜刹住吴淞,名缁亦景从。

怪来成罢讲,偶地得相逢。

白发多时镜,青山几处钟。

如今不用别,老去托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止无传住车溪东塔

车溪古法席,子可继先贤。

薜荔林间锡,芙蓉浦口船。

鸟声青嶂里,灯影白头前。

我有乞归日,于斯尽暮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一源藏主行脚

之子事行脚,正当年少时。

汲瓶寻活水,挂锡选高枝。

山向多边看,云从几处期。

西湖柳花里,欲别更迟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