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四首(其四)

红紫委路尘,绿树有嘉色。

刳心晚闻道,玩物若有得。

青春坐销歇,方兹见真实。

人生到中年,胡不保明德。

秋风堕庭梧,栖凤去无迹。

矫首碧云端,一语三叹息。

形式: 古风

翻译

红花紫叶落满道路,绿树依然显现出美好的色彩。
直到晚年我才领悟道理,欣赏事物仿佛有所收获。
青春就这样悄然消逝,此刻才明白生活的真谛。
人到中年,为何不能坚守光明的品德呢?
秋风吹落庭院的梧桐,凤凰飞走,踪迹全无。
仰望碧空云朵,每叹一口气都包含深深感慨。

注释

红紫:形容花和叶的色彩。
委:散落。
嘉色:美好的颜色。
刳心:内心深处的觉悟。
闻道:领悟道理。
玩物:欣赏事物。
若:好像。
销歇:消逝。
真实:生活的真谛。
胡不:为何不。
保:坚守。
明德:光明的品德。
堕:吹落。
栖凤:比喻贤能之人。
无迹:踪迹全无。
矫首:抬头。
碧云:青天白云。
一语三叹息:深深地感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感悟。首句“红紫委路尘”以红花紫叶比喻繁华易逝,暗示世事如过眼云烟。接着,“绿树有嘉色”转向自然,绿树虽常青,却也难逃岁月流转,寓意生命的恒久与短暂。

“刳心晚闻道,玩物若有得”表达了诗人对领悟人生真谛的迟来之感,虽然晚年才有所觉悟,但通过欣赏事物也能获得某种领悟。“青春坐销歇,方兹见真实”进一步强调青春不再,唯有在时光流逝中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人生到中年,胡不保明德”直抒胸臆,质问为何人在中年时不珍惜光明的品德,流露出对时光荏苒的惋惜。后两句“秋风堕庭梧,栖凤去无迹”借落叶梧桐和消失的凤凰,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人才的流失。

最后,诗人仰望碧空,发出“一语三叹息”,表达深深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戴复古诗歌的哲理性和人生况味。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感寓四首(其三)

夜雨挟西风,摵摵撼庭树。

浮生堪几秋,青鬓忽已素。

铅刀刲九牛,策蹇望长路。

所操莽无奇,自好徒自误。

改弦调新声,履道易故步。

收功在桑榆,其敢怨迟莫。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感寓四首(其二)

蛛网羃虚檐,一饱罗群飞。

寒蚕齧枯桑,一身终茧丝。

物物巧生理,我生拙奚为。

貂裘日以弊,石田岁长饥。

一贫已到骨,一气傥未衰。

举目送飞鸿,悠悠知我谁。

形式: 古风

感寓四首(其一)

采薇人固高,饮露蝉遂清。

谋兹一粒粟,举世共营营。

营营亦多涂,中有亏与盈。

陋巷一箪食,朱门九鼎烹。

穷达各有命,繄谁主权衡。

吾生未可必,秋风白发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频酌淮河水

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

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

春风吹绿波,郁郁中原气。

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