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梅英粉淡,柳梢金软,兰芽依旧。
见万家、灯火明如昼。正人月、圆时候。
挨香傍玉偷携手。尽轻衫寒透。
听一声、画角催残漏。惜归去、频回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宴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梅英粉淡,柳梢金软,兰芽依旧。" 这四句以梅、柳、兰三种植物为对象,通过它们在春日的不同形态,展现了春色的温婉与生机。梅花在春风中显得格外清秀,柳絮轻柔如金色丝线,而兰草则依旧散发出淡雅之香。
"见万家、灯火明如昼。正人月、圆时候。挨香傍玉偷携手。尽轻衫寒透。" 这些句子转而描绘了夜晚的春宴场景,万家灯火通明,如同白日,人们在圆满的人月之下,悄悄地牵着对方的手,享受这美好时光。而轻薄的衣衫也透出些许寒意,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挡人们对美景美时的沉醉。
"听一声、画角催残漏。惜归去、频回首。"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对美好时光不舍的复杂情感。画角(一种用于报时的乐器)的声音提醒人们夜已深,美好的时光即将过去,而诗人却又恋恋不舍,不断回首,留恋这难得的春宴之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际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深切感受和不愿离去的情怀。
不详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东风初到,小梅枝上,又惊春近。
料天台不比,人间日月,桃萼红英晕。
刘郎浪迹凭谁问。莫因诗瘦损。
怕桑田变海,仙源重返,老大无人认。
雪梅风柳,弄金匀粉,峭寒犹浅。
又还近、三五银蟾满。渐玉漏、声初短。
尊前重约年时伴。拣灯词先按。
便直饶、心似蛾儿撩乱。也有春风管。
钟陵好,佳节庆元正。
瑞色潜将春共到,台星遥映月初升。贤帅为时生。
人意乐,天宇亦清明。
淡薄梅腮娇倚暖,依微柳眼喜窥晴。和气满江城。
开心暖胃。最爱门冬水。欲识味中犹有味。
记取东坡诗意。笑看玉笋双传。还思此老亲煎。
归去北窗高卧,清风不用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