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新郑的宴饮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文情感。
首句“此夕中秋月,来从郑邑看”,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中秋佳节,诗人来到新郑,观赏那轮圆润明亮的月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
“冰轮出海净,桂子落云寒”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冰轮,形容月亮如同冰盘般清冷明亮;出海净,暗示月亮从海平面上升起,一片清澈。桂子,象征着中秋的传统意象——桂花,而“落云寒”则通过云层的寒意,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爽与宁静。
“暂对儒台酒,聊?旅夜欢”两句,展现了宴会中的欢乐气氛。儒台,可能是指宴会上摆放酒菜的桌子,此处借指宴席。诗人与宾客们暂时围坐一起,举杯畅饮,以解旅途劳顿,共享中秋之夜的欢乐时光。
最后,“如何千里别,儿女忆长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仍牵挂着千里之外的亲人,尤其是孩子们,他们或许正在思念着长安,即诗人故乡或心中的理想之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中秋佳节的团圆与离别之感,以及文人墨客在节日里寻求心灵慰藉的普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