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孟津河恭依皇祖元韵

方舟气霁潦收天,后海先河凛祭川。

所冀安澜九曲水,永宁率土万家烟。

嵩山太少修殷祀,涧水东西祝大田。

芝篆丰碑重捧读,益钦绳继仰尧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孟津河渡口,诗人对古代帝王祭祀活动的追忆与敬仰。开篇“方舟气霁潦收天”,描绘出渡口天气晴朗,水面平静,舟行其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后海先河凛祭川”,进一步强调了对河流的敬畏之心,以及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和祭祀行为。

“所冀安澜九曲水,永宁率土万家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安定的渴望,希望河水不再泛滥,带给百姓长久的安宁与繁荣。这种对社会和谐与人民福祉的追求,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政”思想的核心价值。

“嵩山太少修殷祀,涧水东西祝大田”则将视角转向了历史上的祭祀活动,嵩山、少室山是古代重要的祭祀场所,涧水则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通过这些具体的地理标志,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帝王通过祭祀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敬意。

最后,“芝篆丰碑重捧读,益钦绳继仰尧年”点明了对历史的回顾与敬仰。芝篆丰碑象征着古代帝王的功绩被铭记,而“益钦绳继仰尧年”则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如尧帝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传统美德和治国理念的传承与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祭祀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敬仰,也蕴含了对和平、安定、繁荣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与道德价值的传承与弘扬。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河舟中作

惟天有汉地有河,其源则一理岂讹。

时巡嵩洛初渡过,清秋浪静暄且和。

楼船捩柁发棹歌,涛声砰磕鼓灵鼍。

黄头相顾喜色多,讶逢希有之恬波。

我昔澄海纵遐睋,此输彼受均难为。

壮哉大观抒雄哦。

形式: 古风

题洛阳都亭

洛阳都亭名自故,云是文纪埋轮处。

豺狼当道置狐狸,十五事陈逆当路。

王家炯鉴何曾悟,连踵云台身犯雾。

鸢肩豺目志跋扈,广陵出守单车去。

尚胜杜乔及李固,位至三公乏匡助,瘐死狱中应悔误。

形式: 古风

洛阳道中八韵

朱暾丽云罕,绛气拂星旃。

喜色盈茅屋,欢心历麦田。

荣光直北望,华盖迤南连。

百雉今雄郡,三河古帝廛。

翻经白马寺,呈瑞玉鸡川。

柳绿摇秋暖,菊黄擎露圆。

山犹围阙塞,庄已失平泉。

为想衣冠会,深思治乱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香山寺杂咏(其一)

华干西来走嵩岳,龙门中断放清伊。

果然佳景无穷尽,泼眼惊看此最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