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承天寺偶成

人间热恼正匆匆,才入山门便不同。

云板声中僧出定,月台影里佛观空。

堂阴岑寂常如夜,殿角清凉不见风。

才得浮云閒半日,明朝马迹又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人间的烦恼纷扰不断,刚进入山门就已感觉不同。
在云板声中,僧人从禅定中醒来,月光下佛像仿佛洞察一切。
大堂阴暗寂静,如同夜晚,殿角尽管清凉,却感觉不到风的存在。
好不容易享受了半日的宁静,明天又要随着马蹄声西东奔波。

注释

人间:世间。
热恼:烦恼。
山门:寺庙的入口。
云板:寺庙敲击的木板用来召集僧众。
僧出定:僧人结束禅定。
月台:寺庙的露天平台。
观空:观察空性。
堂阴:大堂的阴暗。
常如夜:总是像夜晚一样寂静。
殿角:殿堂的角落。
不见风:感觉不到风。
浮云:比喻短暂的宁静。
閒半日:休息半天。
明朝:明天。
马迹:马蹄印。
西东:东西奔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承天寺时的独特体验。首联以"人间热恼正匆匆"开篇,将尘世的纷扰与寺庙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红尘俗事的厌倦和对清修生活的向往。"才入山门便不同"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转变。

颔联通过"云板声中僧出定"和"月台影里佛观空",展现了僧侣们在禅定中的修行状态,以及寺庙环境的静谧和超脱。月台和佛像的意象,增添了神秘和深沉的气氛。

颈联"堂阴岑寂常如夜,殿角清凉不见风",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寺庙内部的幽深和寂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连风都变得微不可见。

尾联"才得浮云閒半日,明朝马迹又西东"表达了诗人对暂时解脱后的满足,但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以闲适的笔调,传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短暂逃离。

收录诗词(659)

胡仲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独坐过湖船,凉生欲暮天。

鸥眠汀草乱,鱼跃浪花圆。

足迹烟霞外,吟声风月边。

万缘无所欠,只欠买山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湖边

乍过黄梅雨,湖边物色饶。

水深宜鸟浴,藻密碍鱼跳。

露重荷倾盖,风高柳折腰。

道人勤借问,此地好渔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答青山阁见寄

诗人无俗事,侵晓访僧居。

山近市声远,楼空松影虚。

耕云虽有地,种药恐无锄。

但学观心法,何须课佛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答晚香

一巢如燕寄,来傍主人居。

著脚须教实,图名却是虚。

髭因吟尽摘,愁遣酒能锄。

乾鹊檐前报,天边有吉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