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齐云楼》由清代诗人马士骐所作,描绘了站在齐云楼凭栏远眺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句“凭栏天际荡心胸”,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诗人站在高处,放眼天际,内心随之开阔的情境。接着,“一片云飞接岱宗”一句,将视线拉至远处,云与泰山相连,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隐喻着诗人的胸怀与天地相连。
“缥缈层檐疑结蜃”中,“蜃”指海市蜃楼,此处用来形容楼阁的虚幻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幻想之间界限的思考。“等闲高卧笑元龙”则借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处,却能轻松自在,不为世俗所累,对名利的态度超然。
“自传家学三千众,谁数仙居十二重”两句,一方面展示了诗人的家族传承与学问成就,另一方面通过对比仙居的十二重,突出了人间学问的广大与深邃。
最后,“乃问芙蓉楼上客,何如东海表齐封?”以设问的方式,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另一个场景——芙蓉楼上的客人,询问他们如何看待眼前的景象与自己的生活。这一问,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