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题丹霞晏坐轩》。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白云深处开虚室”这一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晏坐非禅亦非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坐姿的超然与自由,不拘泥于传统的禅定或戒律形式,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须观任四威仪中,皆悉具六波罗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和姿态都应充满智慧和慈悲的理解,即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修行中,都应该遵循正念、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七种修行法门(六波罗密加上正念),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超然处处坐道场,善哉步步能踏实。”这两句诗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认为即使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找到修行的道场,每一步行动都能踏实地体现佛法的精神,展现出一种将修行融入日常生活、无处不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我今此义亦妄言,请师往问维摩诘。”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对于这些道理的理解可能还存在偏差,希望有更高深的智者能够给出更准确的解释,体现了对高深佛法的向往和谦虚求学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知识和真理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