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
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
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
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
诗人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早晨林间的静谧画面。"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表现了诗人一大早就起来穿上外衣走进了树木繁茂的森林之中,这种急切的心情似乎有着某种期待或是探索的渴望。
接着,“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细腻地描绘了晨曦中露水未干、花瓣尚存以及新叶带来的清凉阴影。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视觉感受,也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则更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孤寂的氛围。诗人在树旁行走,发现这里的人迹稀少,而隔着竹林传来的鸟鸣声显得格外地清晰和遥远。
最后,“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展现了诗人的一个悠然自得的瞬间。在一座小桥上,他懒散地倚坐着,偶尔抬头轻轻吟唱。这里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晨林下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传递出一份悠闲自在的人生态度。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雪拥衡门水满池,温炉卯后煖寒时。
绿醅新酎尝初醉,黄纸除书到不知。
厚俸自来诚忝滥,老身欲起尚迟疑。
应须了却丘中计,女嫁男婚三径资。
晓服云英漱井华,寥然身若在烟霞。
药销日晏三匙饭,酒渴春深一碗茶。
每夜坐禅观水月,有时行醉玩风花。
净名事理人难解,身不出家心出家。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吴苑四时风景好,就中偏好是春天。
霞光曙后殷于火,水色晴来嫩似烟。
士女笙歌宜月下,使君金紫称花前。
诚知欢乐堪留恋,其奈离乡已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