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黯黯当窗云不驱,不教风日到琴书。
只今老子风流地,何似茅山陶隐居。
这首诗名为《松棚》,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室内景象:窗外乌云密布,光线昏暗,连风日都无法穿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静谧。诗人自比为"老子",意指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风流(此处可能指超脱世俗的雅致或心境),并以茅山的陶隐居者为榜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娥眉淡淡自成妆,驿使还家空断肠。
脂粉不施憔悴尽,失身未嫁易元光。
荒村终日水车鸣,陂北陂南共一声。
洒面风吹作飞雨,老夫诗到此间成。
山翁见客亦欣然,好语重重意不传。
行过竹篱逢细雨,眼明双鹭立青田。
闲行涧底采菖蒲,千岁龙蛇抱石?。
明朝却觅房州路,飞下山颠不要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