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霜下月色白,沙飞月色黄。

征人此暴露,未有不辛伤。

满野髑髅骨,依山鱼雁行。

祁连与瀚海,惨淡更苍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翻译

霜降之下月光皎洁如雪,沙尘翻飞中月色显得金黄。
征战在外的士兵在此经受风吹日晒,没有不感到辛酸和悲伤的。
遍地都是累累白骨,排列成行仿佛山中的鱼雁队伍。
祁连山与瀚海相连,景色凄凉而辽阔无垠。

注释

霜下:指霜降后的夜晚,天气寒冷。
沙飞:形容风起时沙尘飞扬。
征人:出征或在外服役的人。
辛伤:指身心的痛苦和悲伤。
髑髅骨:死者的头骨,象征战争的残酷。
鱼雁行:比喻排列整齐,像鱼雁一样有序。
祁连:古代山脉名,位于中国西北部。
瀚海:指广阔的沙漠,这里指沙漠地区。
惨淡:形容景象凄凉、阴暗。
苍茫:形容视野开阔且空旷无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的凄凉景象。"霜下月色白,沙飞月色黄",通过对比霜白和月黄,展现出夜晚的冷寂与荒芜。"征人此暴露,未有不辛伤",表达了戍边战士在严酷环境下所承受的身心煎熬,流露出深深的哀伤。"满野髑髅骨,依山鱼雁行"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累累白骨象征着牺牲,而"鱼雁行"则暗示了家书难寄的无奈。最后两句"祁连与瀚海,惨淡更苍茫",以祁连山和瀚海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广阔而悲壮的画面,加重了整个场景的凄凉与苍茫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关山月》以月夜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戍边者的心酸,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44)

郑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登南楼

客中重上倚层台,天阔云收八面开。

雁带岳阳秋晓过,浪涵巴峡影西来。

诸营种柳今何在,老子登楼得几回。

自是江山雄壮处,兴亡不必问寒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照晦岩韵

便骑老虎不须鞍,忍辱仙人出宰官。

入内讲经千佛现,跏趺对御六龙寒。

指头有月娑罗冷,舌上悬河海水乾。

圣主赐衣漫大地,西方国土未为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自黄山还途中作

屈指还京十日程,每逢歇处问村名。

春沙脉脉溪初涨,夜雨垂垂晓又晴。

山下有人传虎出,店中炊饭见牛鸣。

天涯行客无宁日,不及田家业在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馀杭道上

五年兹路上,频往又频还。

岁月孤松老,风霜苦竹班。

溪流天目水,云出洞霄山。

马上因閒眺,蜉蝣宇宙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