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

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

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

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

名理轶晋魏,雅言袭轲思。

连驾觐驰道,并坐侍端闱。

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

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

黔娄不盖体,延陵有遗悲。

层阿翳寒树,平楚暧希微。

帷㡛衣广柳,缟冠涕如縻。

水从章江去,云绕楚山飞。

已矣如有闻,斯文不在兹。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在西河边漫步,月落星稀映照着夜空。
哲人中途陨落,雨停后何处寻安慰。
往昔华丽的辞藻,如玉振荡着清光。
名声超越晋魏,典雅之言承袭孔轲的思想。
一同驾车驶过驰道,共坐侍奉尊贵的帘幕。
入门即感温馨,进入厅堂又见礼节繁复。
本期待着高飞的黄鹄,却突然像朝露般消逝。
黔娄生活简朴,延陵之悲犹在。
层层山峦遮蔽寒树,平坦原野上稀疏的光影。
帷幕垂下,广柳衣裳,素冠上泪水如线。
江水从章江流去,白云环绕楚山飞翔。
一切都已成过往,如果有所领悟,那文采不再这里。

注释

徘徊:漫步、徘徊。
月落:月亮落下。
萎:衰落、陨落。
连驾:驾车相连。
燕婉:和顺、美好。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飞。
黔娄:古代贫士,以俭朴著称。
延陵:指季札,吴国公子,以知礼闻名。
帷㡛:帷幕。
涕:眼泪。
斯文:指文才、文化。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文天祥所作,名为《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欧阳大著的挽留之情和对其学问的赞赏。

诗歌开篇“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描绘出一幅夜晚河畔的静谧景象,月亮高悬,星辰寥寥,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沉思古今的氛围。接着“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则表达了对欧阳大著学问深邃、思想崇高的赞赏之情。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名理轶晋魉,雅言袭轲思”等,都是对欧阳大著学问渊博、文词典雅的赞颂。这些表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朋友不仅是文学上的高度评价,更是精神上的深刻认同。

随后,“连驾觐驰道, 并坐侍端闱”、“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则描绘出欧阳大著在学术交流中的卓越风范和他与人交往时的谦和礼貌。

至于“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一句,则是对友人的学问如同高飞的大鹤,又似晨曦中迅速消散的露珠,表达了对其学术造诣之高的赞美和对其才华横溢、难以长久保持的感慨。

后半首诗则转入沉思与怀念,“黔娄不盖体,延陵有遗悲”表明作者对于友人的离去感到不舍,内心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忧伤。而“层阿翳寒树,平楚暧希微”、“帷㡛衣广柳,缟冠涕如縻”则是对那已逝时光的追忆和对朋友学问的怀念。

最后,“水从章江去,云绕楚山飞。已矣如有闻,斯文不在兹。”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更新换代的无常感,以及对于欧阳大著这位学者虽已经远行,但他的文章精神依旧留存于世间,不会随风而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交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和高超的文学功底,是一篇集思念、赞美与哲理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海船

海上多时断去舟,公来容易渡南州。

子胥江上逢渔父,莫是神明遣汝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留远亭(其一)贾馀庆

甘心卖国罪滔天,酒后猖狂诈作颠。

把酒逢迎酋虏笑,从头骂坐数时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祥兴第三十七

幽燕盛用武,六合已一家。

眼穿当落日,沧海有灵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祥兴第三十八

客从南溟来,黄屋今在否。

天高无消息,未忍即开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