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二首(其一)

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

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

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

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

形式: 古风

翻译

庭院中的树木叶儿萧萧作响,秋虫悲鸣声声令人忧伤。
独自在高高的书斋中安眠,夜晚听着冷雨点滴到天明。
微风时常吹动窗户,残存的灯火还在墙上摇曳。
一生的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偏偏在这寂静的夜晚更加浓烈。

注释

庭树:庭前的树木。
萧萧:形容树叶摇动的声音。
阴虫:指秋天的昆虫,如蟋蟀。
戚戚:形容悲伤、忧虑的心情。
高斋:高雅的书斋或书房。
夜闻:在夜晚听见。
寒雨滴:寒冷的雨点打落的声音。
牖:窗户。
残灯:即将熄灭的灯光。
留壁:照在墙壁上的光影。
惆怅:失意、伤感的情绪。
平生怀:一生的感慨和抱负。
偏来:偏偏在此时。
委:堆积,这里指情感的积累。
今夕:今夜。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夜晚情景的诗,通过对庭院中树木、昆虫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境。诗人在高楼上沉浸于睡眠之中,却被夜间的寒雨声唤醒,从中可以感受到秋夜的清冷与寂寞。

"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这两句描绘了窗棂轻摇和墙角还剩余着微弱灯光的情景,透露出诗人独处一室、心境凄清之感。最后两句"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与对当前孤寂夜晚的无奈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颇具意境的秋夜咏叹。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秋夜二首(其二)

霜露已凄凄,星汉复昭回。

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

萧条凉叶下,寂寞清砧哀。

岁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

暝色起烟阁,沈抱积离忧。

况兹风雨夜,萧条梧叶秋。

空宇感凉至,颓颜惊岁周。

日夕游阙下,山水忆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荅崔主簿倬

朗月分林霭,遥管动离声。

故驩良已阻,空宇澹无情。

窈窕云雁没,苍茫河汉横。

兰章不可荅,冲襟徒自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荅端

郊园夏雨歇,闲院绿阴生。

职事方无效,幽赏独违情。

物色坐如见,离抱怅多盈。

况感夕凉气,闻此乱蝉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