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诗

春园风物好,二月笋生时。

爱此锦绷子,参他玉版师。

嫩休论菜甲,滑可比莼脂。

酒辣偏相称,茶清更不疑。

味存甘苦外,质与刚柔宜。

上番看何意,平安报有期。

此君真不俗,少具出尘姿。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春笋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通过对春日竹笋生长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首句“春园风物好,二月笋生时”,开篇即点明了时节与地点,春日的园林中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正是竹笋破土而出的最佳时期。接下来,“爱此锦绷子,参他玉版师”两句,将新生的竹笋比作色彩斑斓的锦被,又似洁白如玉的版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竹笋的形态之美。

“嫩休论菜甲,滑可比莼脂”进一步赞美了竹笋的质地与口感,嫩滑如同新鲜的蔬菜叶片,又仿佛细腻的莼菜油脂,强调其独特的美味。接着,“酒辣偏相称,茶清更不疑”则从食用的角度出发,指出竹笋与辛辣的酒、清淡的茶都能完美搭配,体现了其在饮食中的广泛适应性。

“味存甘苦外,质与刚柔宜”两句,不仅赞美了竹笋的口感,还揭示了其内在的品质——既有甘甜的滋味,又有苦涩的余韵,同时兼具坚韧与柔韧的特质,象征着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上番看何意,平安报有期”表达了对竹笋生长过程的关注与期待,暗示了丰收的希望。“此君真不俗,少具出尘姿”则以“此君”(竹)自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却保持着高洁脱俗的情操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春日竹笋的美丽与美味,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春江寓目

西日欲坠江村涵,浅汀深莎相映蓝。

垂杨滚絮不恋地,柔藤落花稳住潭。

白头天涯自无主,朱颜明镜谁为憨。

思君不来春易老,令人肠断偏江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除夕

壮心咄咄渐成灰,前路茫茫转欲催。

已断荤腥过百日,将抛曲蘖只三杯。

不愁岁向今宵尽,且喜春从昨日回。

闻道西山梅早发,故人期我放忙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都门答伯美见慰

劳君为我费嗟吁,不道逢时我自迂。

每爱偷閒销岁月,兼因多病惜身躯。

莫教枉却文章祟,只合偿他车马逋。

生计渐贫亲渐老,行藏欲决更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东阿道中

腾腾兀兀逐尘行,忽似春山为解酲。

高下故随人意绕,逶迤偏觉马蹄轻。

谁教柳色毵毵映,不分梨花处处生。

爱杀谷城山下路,风光况复是清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