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皇帝赵构所作,名为《文宣王及其弟子赞》。诗中表达了对理想学者形象的描绘和推崇,以及对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角色与担当的高度评价。
"学者行道,敝缊亦称。" 这两句强调了学者的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即使是简陋的衣物也能体现其品德之高尚。这不仅是在赞美学者的外在修养,更深层次上是在肯定他们内心的高洁。
"使齐光华,偶为肥轻。"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境界,即知识分子应努力追求光辉灿烂的智慧,而不是仅仅停留于表面的浮夸或过度的装饰。这是对学者追求真知和深度认识的一种鼓励。
"周急之言,君子所令。" 这两句传递了理想中的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即说话要恳切有力,这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力量,也反映了君子的修养和责任感。
"答问允严,理皆先经。" 最后两句强调了学者在回答问题时应当认真严肃,每一个答案都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这既展现了学者的专业态度,也体现了他们对知识探求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位理想的学者形象,不仅在外在行为上追求完美,更在内在修养上达到高标准。这不仅是对当时士人的一种期待,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个人品德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