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如村昭忠逸咏

炎祚当年去不还,欲成良史恨无官。

一朝人物归吟兴,千古纲常纪笔端。

林下董狐坚直节,山中杜甫老忠肝。

后来多少偷生者,掩面西风不敢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题刘如村昭忠逸咏》由元代诗人王介夫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对忠诚与正直精神的颂扬。

首联“炎祚当年去不还,欲成良史恨无官”,开篇即以沉痛之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未能在官位上完成其历史使命的遗憾。这里的“炎祚”借指辉煌的朝代或盛世,暗含对逝去时代的怀念与惋惜。诗人感叹那些本应成为伟大历史记录者的英雄们,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在官方史册上留下他们的事迹,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的渴望和对英雄命运的同情。

颔联“一朝人物归吟兴,千古纲常纪笔端”,转折至对历史人物的另一种贡献——文学创作。尽管他们未能在官方历史中留下痕迹,但他们的才华和情感却通过诗歌、文章等形式得以流传,成为后世了解和纪念他们的媒介。这里强调了文学作品在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文学成就的肯定。

颈联“林下董狐坚直节,山中杜甫老忠肝”,进一步将话题引向具体的历史人物。董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史官,以其坚持事实真相、不畏权贵的精神而著称;杜甫则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人民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这两句通过对比,赞扬了历史人物坚守正义、忠诚不渝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这种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后来多少偷生者,掩面西风不敢看”,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诗人指出,在那个时代,有许多人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甚至违背道德与原则。相比之下,那些历史上的忠臣义士显得更加可贵和令人敬仰。最后一句“掩面西风不敢看”,形象地描绘出那些虚伪之人的羞愧与逃避,强化了对忠诚与正直价值的颂扬。

综上所述,《题刘如村昭忠逸咏》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赞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正直与历史公正性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诗人呼唤着一个更加公正、真实的社会环境,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

王介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其一)

重过西湖访故宫,还思往事恨无穷。

长城自坏封疆蹙,重镇轻捐堡障空。

目断寒潮孤落日,愁看秀麦几生风。

时危英杰犹难济,况任奸回托幼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其二)

皇元兵势克樊襄,南下临安事可伤。

玉牒无光随建业,金闺遗址属僧房。

年深堤柳还春色,岁晚宫梅尚暗香。

景物不殊人事改,六桥风月几炎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其三)

繁华胜景误前朝,留恋湖山锐气销。

七世衣冠还寂寞,百年宫苑总荒寥。

屯营将士符天命,故国君臣恨海潮。

天堑风涛犹莫恃,寒更梦觉雨潇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钱塘怀古题仙源云仍家谱

前朝遗老尽销磨,感慨临风发浩歌。

地辟天开新日月,龙飞凤舞旧山河。

西湖夜雨红莲少,南苑秋风碧草多。

惟有浙江潮水好,年年此日涨鲸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