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村居即事五首(其三)

丝丝寒雨湿飞尘,草绿平田不是春。

伏犊山中虽有虎,农夫争避带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末清初时期乡村生活的独特景象。首句“丝丝寒雨湿飞尘”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雨天的景象,寒雨轻柔地洒落,湿润了飞扬的尘土,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次句“草绿平田不是春”则在对比中揭示了季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微妙关系,尽管田野上一片绿意盎然,但并非真正的春天,可能是在描述一种不完全或稍显萧瑟的景象。

接着,“伏犊山中虽有虎”一句引入了一种潜在的威胁元素,暗示山林间可能存在危险,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紧张感和未知性。最后,“农夫争避带刀人”将焦点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中的冲突与矛盾。农夫们在面对潜在的威胁时,选择躲避那些手持武器的人,这一场景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也体现了人们在生存压力下的谨慎与恐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社会情境的交织,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乡村社会的复杂面貌,既有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又不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冲突的阴影。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增城村居即事五首(其四)

死生由吏不由天,鸩毒随身始出门。

即怪比邻新病者,七星坛上更招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增城村居即事五首(其五)

才生文字即风波,鬼哭虽然吏亦歌。

三尺龙泉方寸印,不知谁较杀人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秋晚杂兴八首(其一)

怅望百年内,寂寥天地间。

遥山宛然绿,秋水澹何闲。

风细鹤声去,月高渔火还。

贫居无不可,但惜酒卮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秋晚杂兴八首(其二)

酒醒山衣薄,萧条林馆秋。

夜虫争客语,萤火共星流。

老态悲黄叶,新髭报白头。

深惭北窗下,终日见罗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