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粟天留爱惜情,污隆道自寸心生。
长收余烬传薪火,流向澄江水亦清。
这首诗以“惜字”为主题,通过描绘雨水如粟般珍贵地滋养大地,象征着对文字和知识的珍视与爱护。诗中“污隆道自寸心生”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雨水与道德修养相联系,暗示了个人内心的修养如同雨水滋润万物一样,能够使道德品质得以生长。接着,“长收余烬传薪火”表达了传承与延续的重要性,比喻知识和文化的薪火相传,永不熄灭。最后,“流向澄江水亦清”则寓意着知识的传播如同清澈的江水,不仅能够净化人心,也能让社会更加和谐清明。
整体而言,此诗借自然景象寓言,表达了对知识、文化传承以及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不详
著作而今已等身,伐毛洗髓几艰辛。
匠工自有无花眼,应识人间老斲轮。
曾上金銮射策来,众仙队里谪仙才。
邯郸四十年中梦,九转丹成鼎始开。
凉飕夺炎埃,着意洗林壑。
云淡山骨瘦,溪清水势落。
相期访幽人,言践黄花约。
古渡正夕阳,沙明映略彴。
峰回石径开,轩然敞江阁。
缅怀阁中人,闭户读书乐。
良觌意未申,到门先忭跃。
回首看前津,来去船自若。
感旧怀人手泽存,昔年御李附龙门。
群英此会今谁健,真气如生古与论。
雅抱几曾舒志愿,清芬犹得溯渊源。
平生石友交情重,我亦齐年愧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