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澄波奫沦鸭头绿,秋水清于春水明。
芰裳已逐秋光尽,藻带暗藏春意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水边的景象,通过对比春天的水质,强调了秋水的清澈。开篇“澄波奫沦鸭头绿”中,“澄波”指的是水面平静无波,而“奫沦”则形容水流的清澈见底之状,"鸭头绿"则是对水色的一种生动描绘,表明水质如同鸭头般的绿色。紧接着,“秋水清于春水明”进一步强调了秋天水质的清洁,比之春水更为明净。
诗的后半部分“芰裳已逐秋光尽,藻带暗藏春意生”则从植物的角度来表达季节的变化。"芰裳"指的是芦苇或其他水草,这里的“已逐秋光尽”意味着随着秋天的到来,这些植物也逐渐枯萎不再繁盛。而"藻带"通常指的是水中的藓菜或其他水生植物,"暗藏春意生"则表明尽管秋天似乎是一切生命力减退的季节,但在这些水生植物中,依然蕴含着新生的力量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春秋两季景物的对比和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深邃情感的观察与感悟。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纸窗明晃晃,云日暗暾暾。
半夜寒添被,清晨雪拥门。
汉江莽莽雪浮浮,远想山阴汎剡游。
高兴共成何更尽,子猷安道喜同舟。
山凝秀色螺成髻,溪走寒光珠在盘。
更欲呈姿作清巧,暂妆梅柳雪中看。
千株蜜炬出严闉,走马天街赐近臣。
我亦茅檐自钻燧,煨针烧艾检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