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圣师真一还源真人赞

杏林驿,雪之夕。老师张,弟子石。

凛凛清风生八极,那些儿消一滴。

形式:

翻译

杏林驿,在雪天的傍晚。
尊敬的老师张,弟子石前来求教。

注释

杏林驿:指一处驿站,可能位于杏树林中。
雪之夕:下雪的夜晚。
老师张:张姓的老师。
弟子石:名叫石的学生。
凛凛:形容冷冽或严肃的样子。
清风:寒冷的风。
八极:四方极远之处,这里指整个天地。
消一滴:消除、抵挡住一滴寒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夜静谧的场景,诗中提到的“杏林驿”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从字面上理解,是一个位于杏树林中的驿站。诗人将这个地方与“雪之夕”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带寒冷的氛围。

“老师张,弟子石”一句,则是对两个人物的简单指代。在古代文人墨客之间,常以师承关系来表达友情或敬意,这里很可能是在提及当时的某种交往或记忆。

接着,“凛凛清风生八极,那些儿消一滴”则是对这雪夜景象的进一步描绘。“凛凛”形容的是风声,它与“清风”相结合,既强调了风的清洁,也传递出一种冷冽感。这里的“八极”,在诗歌中通常指代宇宙或世界的边陲之地,这里则可以理解为远方、天际等寓意深广的概念。清风生于遥远的地方,意味着这场雪可能是从很远的地方吹来的,增添了一种神秘和超脱现实的感觉。

“那些儿消一滴”中的“那些儿”,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细小或微少之物,这里指的是雪花。它与“消一滴”相呼应,表达了雪花轻柔、易融解的特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雪夜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孤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微妙变化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叠字招隐(其二)

逐逐且贪怎足。恋松楸,爱莲菊。

食玉衣锦,池酒林肉。瓮埋地阁钟,月泻天窗瀑。

郑卫殆塞其聪,赵燕可盲其目。

镜盟钗诅谩交交,马迹车尘何仆仆。

名伤神兮宠辱若惊,事掣肘兮进退惟谷。

一真妄兮故知空不空,观徼妙兮常有欲无欲。

吾将先天后天明月之珠,裁作左仙右仙宾云之曲。

形式: 古风

叠字招隐(其一)

逐逐何时知足。来归山,共种菊。

有松为酒,有藜当肉。亦有涧底芝,亦有岩上瀑。

白日自觉如年,青山长是对目。

闲云与充封门人,清风为作扫室仆。

朝宴息乎长松之阴,夜偃仰乎冷翠之谷。

我无涕唾津精气血液,了绝喜怒哀乐爱恶欲。

练空碧毓紫冲兮身如玉,乘气御飞兮咏九霞之曲。

形式: 古风

颐庵喜神赞

江月射双眼,岩云飞两眉。

自是上饶一团和气,点化自家方寸真机。

能落笔作泣鬼神之诗,能坐石下烂柯之棋。

千人万人,瞻礼不已。笑骑白鹿,独步天墀。

形式:

潘龙游喜神赞

龙章凤姿,既非嵇叔夜。燕颔虎颈,又非班定远。

机鸣籁动,听其自然。虚心何物,何增何损。

花满一壶春色好,半班顿露与人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