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六)远岫归云

本来出岫无心者,何事云归恋故山。

却与层峦添气色,黛深螺润草堂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首句“本来出岫无心者”,以“出岫”比喻云雾从山中升起,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现象,同时暗含着云雾随风飘荡、自由自在的状态,仿佛没有特定的目的或归属。“无心者”则赋予了云雾一种超脱世俗、不受拘束的特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次句“何事云归恋故山”,转折中蕴含深意。云原本自由自在,为何会“恋故山”?这里借云的“恋”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依恋和怀念,暗示了人对于故乡、对于熟悉环境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情感的投射,使得自然景观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成为了一种心灵的寄托。

后两句“却与层峦添气色,黛深螺润草堂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云雾与山峦相映成趣,不仅为山川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这里的“气色”不仅指自然景色的美丽,更包含了诗人情感的流露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黛深螺润草堂间”,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雾在草堂周围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与人文生活的完美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七)松阴仙馆

溪馆淙淙水乐音,更宜盘护老松阴。

石桥幽客来相访,一晌高谈㩁古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八)碧嶂生秋

叠嶂何缘生翠寒,为从笔底运金官。

宋元蹊径何须论,古格移情杨契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九)清流绕屋

飞流直泻汇为湖,湖上轩斋荫竹梧。

那更尘埃延俗客,颇饶书史作清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其十)悬厓飞瀑

琉璃帘幕水晶屏,雅可澄观复可听。

筇杖幽人成小立,恍从庐阜叩云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