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画赠陈惟孝

我昨寻虞山,君出不在家。

我归君来寻,迹类鸿雁差。

把酒牡丹后,园林净无花。

绿阴亦可爱,茗碗浮新芽。

迟留越信宿,谈笑补叹嗟。

莫易判风袂,后会未可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作品《写画赠陈惟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惟孝的互动和相聚时光。首句“我昨寻虞山”表达了诗人昨日造访虞山的行动,而“君出不在家”则透露出友人不在的遗憾。接下来的“我归君来寻,迹类鸿雁差”通过比喻,形容两人如鸿雁般错过,但又在对方离开后寻找对方,充满了友人间的默契。

“把酒牡丹后,园林净无花”描绘了两人在牡丹盛开之后的园林中饮酒赏景,环境清幽,没有其他花卉,更显宁静。接着,“绿阴亦可爱,茗碗浮新芽”写出了他们在绿树荫下品茗的闲适,新茶的清香增添了相聚的乐趣。

“迟留越信宿,谈笑补叹嗟”描述了他们愉快地交谈,笑声中弥补了之前的遗憾和叹息。最后两句“莫易判风袂,后会未可涯”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暗示尽管暂时分离,但友谊深厚,未来还有无数的相聚可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情的温馨与深沉,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相聚时光的珍视。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题画

长松落落不受暑,鬓影钓丝俱渺然。

碧江千里未入眼,飞过一鸥方可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梅雪图戏陈廷璧

梅雪翁,清而穷,名阶利窟谁与翁作引,书林翰苑自许翁相通。

硬黄搰,拓盘鼓,雪茧习习摹尊钟。

老年好古心独少,墨乌衫袖犹儿童。

自言书法即画法,虽不能画颇知其理同。

邕分斯篆数投我,聊博纸上青芙蓉。

得之欣然便卷去,不待题识疾走飞秋蓬。

正如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中,风流欲拟欧阳公。

今朝雪落号北风,冻指屈缩为蛰虫。

翁来彊要图所号,趁此梅清雪淡天为容。

传神正须及此际,吹火烘砚松枝红。

亦云要诗写雪空,长句扫破寒云重。

笑翁爱诗真怪事,无乃齐人知瑟工。

兴来为翁放手作,珠光玉色开深冬。

图成诗就雪未霁,西湖剡曲略见依微踪。

我不知翁在画、翁在诗,诗中画中亦各有此翁。

请翁请翁归去问梅雪,我诗与画谁雌雄。

形式: 古风

为越公重题旧作山水图

此画寄松院,墨涩笔潦草。

别来三十年,衲子尚能保。

开卷漫发笑,可感仍交抱。

正如故友明,卒见含欣悼。

人生非金石,年华岂常好。

白发不奈事,先此青山老。

当更三十年,与物论寿考。

题诗报青山,彼此托玄造。

形式: 古风

学云林小景

灯下秋山影零乱,况兼老眼镇模糊。

笔踪要是存苍润,墨法还须入有无。

自我开帘看翡翠,凭谁作钓拔珊瑚。

倪迂标致令人想,步托邯郸转谬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