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风后故里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充满了对过往英雄的敬仰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联“风后于今尚有村,行人系马踏云根”,开篇即点明地点,以“风后”这一历史人物为引子,勾勒出一个静谧的村落景象,行人在云雾缭绕的山脚下停驻,马儿也似乎被这神秘的氛围所吸引,缓缓地系在树下。这里运用了“云根”这一形象,既描绘了山势的高耸入云,又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感。
颔联“鸣条峭拔中天近,首相神功万世尊”,进一步描述了山峰的峻峭与挺拔,仿佛直插云霄,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同时,“首相神功万世尊”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风后功绩的崇敬之情,寓意深远。
颈联“碧涧风生松有韵,苍岩雨过藓添痕”,转而描写风后故里的自然风光。碧绿的山涧中,微风吹过,松涛阵阵,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苍老的岩石上,经过雨水的洗礼,苔藓更加繁茂,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岁月的痕迹。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尾联“更看双树千年柏,长共青青古庙存”,收束全诗,将视线引向历史的深处。双树千年柏,见证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而古庙的存在,则是风后精神的永恒象征。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对英雄精神的追忆与敬仰,使得整首诗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综观全诗,张鹏翮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将风后故里的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