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一春长放秋千静,风雨和愁都未醒。

裙边余翠掩重帘,钗上落红伤晚镜。

朝云卷尽雕阑暝,明月还来照孤凭。

东风飞过悄无踪,却被杨花送微影。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玉楼春》由清代诗人张惠言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静谧、风雨交加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变幻与人物内心的感受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一春长放秋千静”,以“秋千”这一传统春日活动为切入点,暗示了春天的悠长与宁静,同时也预示着某种静默中的期待或等待。接下来,“风雨和愁都未醒”一句,直接点明了外界环境与内心情绪的交织,风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暗喻了生活中的波折与烦恼,而“愁”字则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忧虑。

“裙边余翠掩重帘,钗上落红伤晚镜”两句,通过服饰和首饰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翠色的裙边与落红的钗上,不仅展现了春去夏来的自然更替,也隐喻了青春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晚镜之“伤”,更是将时间的无情与个人的感伤融为一体,增添了诗作的哀婉之情。

“朝云卷尽雕阑暝,明月还来照孤凭”描绘了夜幕降临后的景象,朝云散去,雕栏在夜色中显得更加寂寥,明月的出现虽带来一丝光明,却也映照出孤独的身影。这两句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

最后,“东风飞过悄无踪,却被杨花送微影”以东风与杨花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短暂性。东风虽悄无声息地掠过,但杨花却留下了细微的痕迹,象征着生命虽短暂,却依然能留下美好的印记。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在哀愁之余,也蕴含着一份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玉楼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

柳絮飞无力。问东风、天涯吹送,几时才歇?

一片矫红辞花去,看有千番欹侧。

知多少、胭脂暗泣。

只有愁云凝不散,做丝丝、泪点还长绝。

春到此,亦轻别。

去年团扇长相亿,料新来、尊前难问,旧时明月。

沟水东西流到海,便有相逢时节。

又只恐、蓬莱路隔。欲向东君深深诉。

怕春归、从此无消息,嘱燕燕,莫频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六丑.蔷薇谢后作

便风风雨雨,看眼底、韶光都歇。

道春竟归,春来多少恨,无限凝积。

长记寻春早,一枝红粉,压心头千迭。

东君不管春狼籍。

落尽桃腮,雕残杏缬,回头已无踪迹。

只新丛细药,还剩芳泽。花工抛掷、为群芳暗泣。

试问春何在,难重忆,东风也解珍惜。

向苍苔扶起,几番欹侧。低回久、更休相忆。

便留得、一朵娇红独自,奈他深碧。

飘零处、芳意难灭。有暗香、绕过春前去,梅花识得。

形式: 词牌: 六丑

八六子

曲栏东,藕花一朵,嫣然开向愁中。

正泪湿五更寒雨,慵欹一地温风,可怜似侬。

曾凭幽梦相通。夜月梅边旧恨,朝云兰外轻踪。

但绕遍、天涯有谁寄与,西洲春远,洞庭秋晚;

耐他芳意千丝宛转,柔情一点玲珑。

况匆匆,苹波又摧断红。

形式: 词牌: 八六子

南乡子

身与自云轻,飞过千山路未平。

窗里灯光窗外月,微明。远梦模糊易得醒。

已有乱蛩鸣,听到西风又晤惊。

绕屋青荷三万柄,三更。都作芭蕉送雨声。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