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启南云山图

晨兴具壶榼,言往山中游。

倚棹陟崇冈,舒眺写我忧。

阴云翳四垂,举目迷岩丘。

人生百年事,行止天为谋。

欢荣间悲辱,强半成淹留。

眷兹山水怀,所遇亦已酬。

自从混沌凿,土石穷雕锼。

镌坚伐危厉,辇筑连洼湫。

幸此玄黄间,元气常通流。

时当巧丽馀,忽与鸿蒙游。

行看晦暝甚,转觉巉岩幽。

情景两相化,风雨飘虚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游历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晨兴具壶榼,言往山中游”展现出诗人清晨出发,带着酒壶前往山中游览的情景,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倚棹陟崇冈,舒眺写我忧”,诗人借登山的过程抒发内心的忧虑,通过眺望远方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接着,“阴云翳四垂,举目迷岩丘”,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山峦迷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氛围。

“人生百年事,行止天为谋”,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认为人的命运和行动都由上天决定,体现了宿命论的思想。接下来的“欢荣间悲辱,强半成淹留”,则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无论是欢乐还是荣耀,最终都会成为过去,留下的是长久的停留和回忆。

“眷兹山水怀,所遇亦已酬”,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使得每一次的相遇都有所收获,这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归宿,是诗人心灵深处的慰藉。

“自从混沌凿,土石穷雕锼。镌坚伐危厉,辇筑连洼湫”,这一部分是对自然景观形成的描述,从混沌初开到万物形成的过程,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幸此玄黄间,元气常通流”,在一片天地之间,诗人庆幸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原始生命力,这股生命力永恒流淌,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

“时当巧丽馀,忽与鸿蒙游”,在自然美景的余晖中,诗人仿佛与宇宙的原始状态相融合,体验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和宁静。

“行看晦暝甚,转觉巉岩幽”,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色由明亮转为昏暗,但岩石的幽深反而更加吸引人,展现出自然之美在不同光线下的独特魅力。

“情景两相化,风雨飘虚舟”,最后,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风雨中的小舟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不定,但在自然的怀抱中,一切似乎都变得平静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宇宙奥秘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吴德翼永思诗

夭夭岩下椿,嫩发方自好。

终风激零雹,凋拉何太蚤。

伤哉三尺孤,形影为枯槁。

虚室若悬磬,遗业忽如扫。

遑遑二十年,赖此王父考。

昔如风中蓬,零落随野草。

今如辕下车,奋脱即远道。

登堂泣孤帏,陟岵见归鸟。

荣枯不相代,忧伤已终老。

形式: 古风

送欧员外

蓟城有名士,美盛元无前。

手抉云汉华,身交文锦妍。

目烂明月珠,口涌悬河泉。

幽思入玄默,清臭纷兰荃。

初辞鹿鸣宴,再坐琼林筵。

朝主地官事,暮副郎中权。

骐骥志万里,鸿鹄怀高骞。

良金与美玉,适用无停延。

遥遥吴越乡,雨涝如尧年。

雍雍少司徒,王命来旬宣。

行哉自求辅,得此堂中贤。

六属倡九牧,一士当三千。

蒙冲籍篙楫,禆曲严中坚。

激扬水趋壑,鼓振雷行天。

钧衡赖持举,皇度资纯全。

遂令泥滓民,复业膏腴田。

一朝十二解,芒锐犹森然。

裴向多谏议,之问馀诗篇。

时登两峰月,暂汲西湖烟。

双旌即归路,一束携行编。

加餐赤日饭,稳著青云鞭。

行舟如有问,干事江南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为胡文晖题幽篁石菊图

故人归田园,几许见秋节。

修篁荫中林,时菊丛以发。

冉冉烟中花,萧萧石边叶。

秀色如可餐,幽馨寒不绝。

时有素心人,同来醉明月。

形式: 古风

何都宪一乐堂

椿萱茂迟秀,棠棣偕春芳。

煌煌锦绣衣,烨烨斑斓裳。

恩封日以至,甘旨日以将。

齐眉粹荣养,竞爽时行藏。

载歌蓼莪咏,载诵鸰原章。

前修有遐感,而我承馀康。

欣抃不能已,万事真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