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思堂作示诸同志

吏局了无事,横舍终日闲。

庭树秋风至,凉气满窗间。

高阁富文史,诸生时往还。

纵谈忽忘倦,时观非云悭。

咏归同与点,坐忘庶希颜。

尘累日以销,何必栖空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生活画卷,展现了宋代学者朱熹在教思堂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诗中通过“吏局了无事,横舍终日闲”两句,描绘了官场清闲、生活悠然自得的场景。接着,“庭树秋风至,凉气满窗间”两句,以自然景色的变化烘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高阁富文史,诸生时往还”两句,点明了朱熹作为学者的身份,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体现了他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和对学问的热爱。接下来,“纵谈忽忘倦,时观非云悭”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师生之间探讨学问时的投入与热情,以及对知识的渴望与珍惜。

最后,“咏归同与点,坐忘庶希颜”两句,引用孔子门徒颜回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达到内心平和、忘却世俗烦恼的理想境界。“尘累日以销,何必栖空山”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也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朱熹个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也体现了宋代士人崇尚学问、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再得古木

青山一何深,上下尽云木。

中有千岁姿,偃蹇卧寒谷。

明堂不徵材,大匠肯回目。

樵斧莫谩寻,从渠媚幽独。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示诸同志

夏木已云暗,时禽变新声。

林园草被径,端居有馀清。

端居亦何为,日夕掩柴荆。

静有弦诵乐,而无尘虑并。

良朋肯顾予,尚有夙心倾。

深惭未闻道,折衷非所宁。

眷焉抚流光,中夜叹以惊。

高山徒仰止,远道何由征。

形式: 古风

示四弟

十日一洗沐,诸生各归休。

虚斋息群响,兀坐心悠悠。

雨久苔径荒,林深鸟啼幽。

阶前树萱草,与子俱忘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还家即事

献岁事行役,徂春始还归。

昔往草未芳,今来翠成帏。

扶疏满园阴,时禽互翻飞。

丛萱亦已秀,丹葩耀晨辉。

即事谁与娱,淹留自忘机。

日暮复出门,怅然心事违。

古人不可见,独掩荒园扉。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