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题一首

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

乔木清川数里间,尺幅都收到曲几。

前有老杜后大苏,能以诗章当画史。

二歌三读转兴怀,少陵眉山相比拟。

若道临溪堪钓璜,尚湖宛在渭川涘。

作画善行缩地法,无数景光缣素里。

春秋以时咏兰桂,俯仰之间识桥梓。

游多鹿豕想邻山,食足鱼虾知近市。

论成乐志美西园,村港暗通路斜迤。

耕凿衣冠问若何,只记在家常早起。

吾子风流胜昔人,合调每寻程与李。

兰心未肯杂于蕙,橘性宁教化为枳。

所嗟李子就泉台,喜得程君就栖止。

拂水岩头飞瀑声,穿过窗棂落枕底。

堂沿松竹署耦耕,阁敞湖山额秋水。

似兹小筑近年成,剩许新经著耒耜。

山庄对向画图看,知他谁俭复谁侈。

词出牛宫见曳犁,客上龙门闻倒屣。

嫩蕨有几亦同采,老酒无多竟先被。

长句初惊骤雨过,高歌定遣从风靡。

先畴昔日服畎亩,旧德今时食名氏。

朝烟夕霭并迷离,山亦有椒江有汜。

清斋不免尽园蔬,净肉何至污砧机。

宋家刘氏两先生,号曰公非与公是。

从来史学未易通,夏礼能言征在杞。

吴越当年大国王,表忠观古舟堪舣。

四海皆知有罗生,唐使不知亦已矣。

子今命我续前篇,未及捉笔先伸纸。

《兰亭叙》曾比金谷,《桃源记》却出栗里。

况子诗因述祖兴,辋川唱和非徒尔。

五行作甘惟稼穑,三农艰辛在耘耔。

墨池涤研开良田,此意岂复关余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永年的诗,以题画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画面内容的细腻描绘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首句“听说图中风物美,但读长歌已狂喜”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期待和初次欣赏的激动。接着,诗人通过“乔木清川”、“尺幅都收到曲几”等描绘,赞美了画中的山水之美,将画面空间压缩于尺幅之间。

诗人提及杜甫和苏轼,称他们是诗画双绝的典范,暗示画作的艺术价值。随后,诗人通过“若道临溪堪钓璜,尚湖宛在渭川涘”等诗句,进一步展现画中场景的生动与意境。诗人还提到画家运用“缩地法”,将广阔景象浓缩在画布上,令人赞叹。

诗中穿插了对田园生活的想象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如“春秋以时咏兰桂”、“论成乐志美西园”等,展现出诗人对传统文人士大夫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古人之口,表达了对作品风格的评价和对作者的赞赏。

结尾部分,诗人以“五行作甘惟稼穑”强调农耕的重要,表达了对勤劳和简朴生活的推崇。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丰富,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对艺术创作理念的探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收录诗词(9)

周永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少负才名,制义诗文,倚待立就。晚年扼腕时事,讲求掌故,欲有所作为。遭乱坎坷,居吴中西山,著诗累万首。有《邓尉圣恩寺志》、《吴都法乘》、《怀响斋词》

  • 字:安期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82—1647

相关古诗词

经漂母祠吊淮阴侯

一市人皆笑,三军众尽惊。

始知真国士,元不论群情。

楚汉关轻重,英雄出战争。

何能避菹醢,垂钓足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岁除立春

除夕春朝共此辰,强凭迎送说新陈。

荒凉寓舍将生草,撩乱残编不拂尘。

柏叶辛盘寻汉腊,桃花流水待秦人。

余年未敢言离俗,聊就禅栖结净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村居二首(其一)

闲倚绳床看落晖,疏林烟霭暮霏微。

云边丘陇牛羊下,水外蒹葭雁鹜飞。

白草乱填村舍路,清霜浓缀野人扉。

无端短鬓垂垂老,暂得幽栖愿莫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村居二首(其二)

一村茅屋锁寒烟,瘠卤原非负郭田。

乱后蔬飧聊卒岁,秋来禾黍幸逢年。

疏灯梦落苍松晓,短褐霜寒白雁前。

屈指交游吾独老,不堪贫病卧江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