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山行》,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诗人独自漫步山间的场景。首句“七十衰翁短鬓斑”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年龄和外貌,七十岁的老人,鬓发斑白,显示出岁月的痕迹。接下来的“药瓢藤杖伴清闲”则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手持药瓢和藤杖,享受着山中的宁静。
“平生恶路羊肠坂,晚岁羸躯饭颗山”两句回忆了诗人一生的经历,他厌恶险峻的山路,但即使身体瘦弱,也依然选择在晚年生活在这样的山间。"饭颗山"可能暗指生活简朴,与自然为伍。
“一寸塔馀青霭外,数声钟下翠微间”描绘了周围的环境,远处的塔影在青霭中若隐若现,钟声在翠绿的山色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往来处处皆奇绝,莫道先生兴尽还”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赞美和留恋,他感叹这里的景色奇妙无比,不愿离去,流露出浓厚的山水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老年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寓含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山水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