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香莓幽径滑。萦绕秋曲折。

帘额红摇波影,鱼惊坠、暗吹沫。浪阔。轻棹拨。

武陵曾话别。一点烟红春小,桃花梦、半林月。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香莓幽径滑"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意境,香莓即香草,幽径则是深僻的小路,这里通过“滑”字形容小路平坦而湿润,给人一种秋天雨后的感觉。

接着,“萦绕秋曲折”进一步展开了景象,"萦绕"指的是树木繁茂交织的样子,而"秋曲折"则是说那些曲折的小溪在秋天静谧中流淌。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个既幽深又生动的自然环境。

以下几句“帘额红摇波影,鱼惊坠、暗吹沫。浪阔。轻棹拨。”则转向了水面的描写,“帘额”可能指的是岸边的草木或是船上的装饰物,这里的"红摇波影"则让人联想到夕阳的余晖投射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紧接着,"鱼惊坠、暗吹沫"描绘了水中的生灵因为船只的轻拨而惊扰,以及水花四溅的情景。最后,“浪阔。轻棹拨”则表达了一种宽广无边的水域与船行时的悠闲自在。

诗人再通过“武陵曾话别”回忆起往昔与某人在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带)告别的情景,引出了最后两句,“一点烟红春小,桃花梦、半林月。”这里,“一点烟红春小”可能是对春天景色的点睛之笔,而"桃花梦、半林月"则让人想象到一个在满园桃花之中,伴着明月的梦境。这样的结尾,不仅美化了自然,更添了一份淡淡的离愁和梦幻般的情怀。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事的回忆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题胭脂岭陶氏门

烟林褪叶。红藉游人屧。

十里秋声松路,岚云重、翠涛涉。伫立。闲素箑。

画屏萝嶂叠。明月双成归去,天风里、凤笙浃。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霜叶飞.黄钟商重九

断烟离绪。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西风雨。纵玉勒,轻飞迅羽。

凄凉谁吊荒台古?

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

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早白发、缘愁万缕。

惊飙从卷乌纱去。

漫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

形式: 词牌: 霜叶飞

霜花腴.无射商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欹冠。霜饱花腴,烛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难。病怀强宽。恨雁声、偏落歌前。记年时、旧宿凄凉,暮烟秋雨野桥寒。

妆靥鬓英争艳,度清商一曲,暗坠金蝉。芳节多阴,兰情稀会,晴晖称拂吟笺。更移画船。引佩环、邀下婵娟。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形式: 词牌: 霜花腴

元石

卷石之中有道存,岩岩气象峻于天。

巍乎近取舜为法,卓尔如群孔在前。

跨六鳌头观戴极,出群龙首要承乾。

圣门所重非科第,向上工夫合勉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