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独钓图二首(其一)

放舟不向芦花宿,醉后独持一竿竹。

青山两岸暮猿深,风叶萧萧湘水绿。

白鸥惯听古沧浪,凫鹥却散随波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江独钓的宁静画面。诗人以“放舟不向芦花宿”开篇,暗示了他独自一人在江上垂钓的情景,选择远离芦花的栖息地,或许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着,“醉后独持一竿竹”,透露出诗人可能在垂钓之余,享受着酒后的悠闲与自在,手持竹竿,独自沉浸在这份静谧之中。

“青山两岸暮猿深,风叶萧萧湘水绿”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环境。青山环绕,暮色渐浓,猿猴在深林中啼叫,与远处的风声、叶落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与静、声与色相融合的画面。湘水在暮色中呈现出一片碧绿,与周围的景色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白鸥惯听古沧浪,凫鹥却散随波逐”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欣赏。白鸥习惯于倾听古老的沧浪之声,似乎在与大自然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而凫鹥(野鸭)则随着波浪自由地游弋,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处秋江之上的独特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感悟。

收录诗词(590)

胡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秋江独钓图二首(其二)

渔家几世住林塘,朝朝暮暮见鸳鸯。

芦花雪暗门前路,枫叶红垂屋角霜。

萧萧林籁吹清樾,隐隐青山树如发。

烟开一棹度中流,持竿独钓秋江月。

形式: 古风

题胡庭辉画

两舟系榜依林樾,隔岸好山青一抹。

时时举网得新鱼,衣食无忧生计活。

朝朝卖鱼收百钱,烹鲜沽酒醉即眠。

兰苕无烟风日美,绿水荡漾摇青天。

篷上叉鱼篷底叫,举室谈谐杂欢笑。

想当开元全盛日,渔家岂识租庸调。

百花烂熳曲江头,楼船箫鼓任遨游。

渔舟此地诚寂寞,何不移去生处乐。

形式: 古风

江上载书图

两崖壁立悬空翠,瀑布千寻落天际。

萧萧碧树已惊秋,矫矫长松不知岁。

素练横江清接天,落霞流绮漾晴川。

蘼芜杜若无人采,乘雁双凫亦可怜。

有书不藏庐山麓,有书不载张华毂。

都将万卷付扁舟,一如李愿归盘谷。

西风日夜吹瑶草,流光冉冉催人老。

自少读书今白头,抱疾守株空潦倒。

看图不觉心苦辛,萧散深惭画里人。

圣恩若许归茆屋,有书还教儿孙读。

形式: 古风

居庸关

居庸关,山苍苍,山头雉堞连云长。

一夫临关,万夫莫当。

古称秦关百二强,何如居庸殿朔方。

毡裘编发俱来王,此时正值天雨霜。

龙虎台前沙草黄,天寿峨峨冠中央。

拜谒二陵心孔伤,葱葱佳气浮苍茫。

神游不返涕泗滂,天寒落日照大荒。

饥鹘啸风狐兔藏,肩舆复度冰河傍。

仆夫黯淡颜无光,皮裘貂帽冻欲僵。

举头但见南雁翔,居庸关,山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