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羽甫家兄的池馆时所见的宁静与生机。首句“深巷市喧隔”,以对比手法,突出池馆远离尘嚣的独特氛围。接着,“虚亭长寂寥”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清幽与静谧。
“穿阶留绿笋,级树缀红椒”两句,通过“绿笋”和“红椒”的色彩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园中植物的丰富多样。同时,这两句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仿佛绿笋和红椒都具有生命力,能够自主地在阶石间生长、在树枝上点缀。
“童子收松粉,山樵送药苗”则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童子收集松树的花粉,山樵送来药草的幼苗,这些日常活动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亲近关系。
最后,“诗筒兼酒盏,忙过百花朝”两句,既表达了诗人与主人交流的愉悦,又暗含了时间的流逝。诗筒和酒盏是友人间交流的媒介,而“忙过百花朝”则暗示了春日的美好时光已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聚的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