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气恼人休不得,荒林月里夜相过。
花应笑客有底急,客若不来花奈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梅花》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在这里以独特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孤傲与哀艳。
"香气恼人休不得"一句,诗人通过梅花芬芳而又难以忍受的香气,传达了一种矛盾的心境。这里的“恼人”并非贬义,而是表达了梅花清高孤傲,如同不易亲近的情感。
"荒林月里夜相过"则描绘出一幅荒林中的幽静画面,诗人在明月之下与梅花共度夜晚,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花应笑客有底急,客若不来花奈何”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情感投射。这里的“底急”暗示着一种迫切的心情,而“花奈何”则流露出一丝哀怨,如同在询问,如果游子迟迟不到来,这孤傲的梅花又该如何是好。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期待,以及对于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复杂情感。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人间不尽春来意,恰则一枝梅更疏。
待得和羹几时在,祗今风月上新除。
短篷三尺寄烟波,短褐休休岁月过。
江海不知戎马事,酒酣搔首唱渔歌。
醉枕醒来夜未央,倦身展转厌藜床。
映窗色皎犹疑月,刮骨寒知不是霜。
不知此是何人宅,杨柳虽低屋却高。
见说图书皆长物,六经之外有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