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鲁员外富春山读书处

泊舟富春渚,蹑屩富春山。

荒台见遗构,下瞰沧江寒。

中有绩学子,辛苦服儒冠。

岩扉入松柏,猿鸟时往还。

扫榻落叶下,捲幔浮云閒。

横经对秋月,遥音薄林峦。

岂谓耽章句,斯道常先难。

朅来千载馀,翱翔贤士关。

持节出乌府,典宪佐秋官。

南山宿雾姿,文采何班班。

高冈鸣阳侣,九仞云逵翰。

值此明盛时,玉佩声珊珊。

矫首读书处,烟萝邈跻攀。

严陵客星隐,清名满人间。

出处虽异途,我心求所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鲁员外在富春山的读书之处,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泊舟富春渚,蹑屩富春山”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鲁员外在富春山的宁静生活,他乘舟而来,漫步山间,远离尘嚣。接着,“荒台见遗构,下瞰沧江寒”描绘了他所居之地的环境,荒凉的遗迹俯瞰着寒冷的江水,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中有绩学子,辛苦服儒冠”点出了鲁员外的身份,他是一位勤奋的读书人,身穿儒冠,致力于学问。接下来的几句“岩扉入松柏,猿鸟时往还”、“扫榻落叶下,捲幔浮云閒”、“横经对秋月,遥音薄林峦”则进一步描绘了他读书的环境和氛围,松柏环绕,猿鸟相伴,落叶轻扫,云卷云舒,秋月映照,声音回荡在山林之间,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读书环境。

“岂谓耽章句,斯道常先难”表达了鲁员外对学问的热爱,并不因困难而退缩,而是始终坚守。接下来的几句“朅来千载馀,翱翔贤士关。持节出乌府,典宪佐秋官”则讲述了鲁员外的仕途经历,从乌府而出,担任秋官,为国家效力,同时保持了对学问的追求。

最后,“南山宿雾姿,文采何班班。高冈鸣阳侣,九仞云逵翰”赞美了鲁员外的才华和高尚品德,如同南山的雾气般文采飞扬,如同高冈上的伴侣般鸣唱,如同九仞云逵中的翰墨。在“值此明盛时,玉佩声珊珊”中,诗人感叹于当下的盛世,鲁员外的言行如同玉佩般清脆悦耳。

“矫首读书处,烟萝邈跻攀”表达了对鲁员外读书之地的敬仰,仿佛可以感受到他攀登知识高峰的决心。“严陵客星隐,清名满人间”则赞美了鲁员外的名声如同严陵客星般深远,清名传遍世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鲁员外在富春山的读书生活,以及他对学问的热爱、对仕途的追求和对高尚品德的坚持,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63)

王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李将军麓峰读书处

尔祖谪仙人,读书匡山阴。

伟哉云仍孙,千载同此心。

嵯蛾麓峰色,下瞰湘江深。

石径入烟筱,岩扉闭云岑。

横经群猿下,散帙双鹤临。

掩耳鲁生召,抱膝梁甫吟。

松际一片月,照君石上琴。

七弦引遐思,清响生虚林。

圣代尧舜治,夔龙共招寻。

干羽观苗格,箫韶放郑淫。

分符辞北阙,锡带垂南金。

伫看文中赏,迟尔瑶华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参议李子华林泉书屋

开轩睇幽䆳,散帙当清漪。

爱以君子屋,重此林泉姿。

空翠散瑶席,轻流度华池。

牙签插高阁,万卷光陆离。

逍遥弦颂暇,鱼鸟忻相随。

俗虑澹若忘,谈笑无厌时。

早逢雍熙治,文雅久见推。

歘起掌帝制,两籓赖纲维。

济济夔龙侣,接武赤玉墀。

东观多群籍,西清骋雄词。

莹如玉壶冰,灿若琼树枝。

苕溪增秀色,天目含清辉。

黎庶待拊字,丘园宁暌违。

寄声考槃涧,白首以为期。

形式: 古风

攸县周克己交翠轩

梦逐舂陵云,手探濂溪水。

溪回气若合,万顷清无底。

云间无极翁,白发垂两耳。

青盖驾苍虬,顾视启玉齿。

黄卷千万言,大道直如矢。

循环造化机,日月无停晷。

采华掇桂英,飧腴窥石髓。

䆳谷佩独闻,层崖杖恒倚。

觉来户牗空,阶除翠交委。

高树移繁阴,閒花落轻蕊。

晴光散疏帘,春色侵净几。

端坐物意多,萋萋望中是。

形式: 古风

题王振之思亲卷

君子有所思,所思良独难。

高堂在何许,九原路漫漫。

食禄不待养,衣锦谁为欢。

良宵四五起,中情讵能安。

春至霜露零,秋深风木寒。

感兹岁华改,恻怆颓心肝。

宦辙天一涯,顾盼形影单。

努力播芳馨,期以垂不刊。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