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渔父词(其二)

钓得红鲜劈水开,锦鳞如画逐钩来。

从棹尾,且穿腮,不管前溪一夜雷。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渔父在江边垂钓的生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父捕鱼的过程及其对自然的和谐共处。

“钓得红鲜劈水开”,开篇即以“红鲜”二字,形象地描绘出鱼儿在水中跳跃的情景,仿佛能感受到那鲜活的生命力。接着,“劈水开”三字,生动地表现了鱼儿跃出水面的瞬间,水花四溅,画面感极强。

“锦鳞如画逐钩来”,进一步描绘了鱼儿被钓钩吸引,如同画卷般缓缓向渔父靠近的景象。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鱼儿比作“锦鳞”,既突出了鱼儿的美丽,也暗示了渔父钓鱼技巧之高超。

“从棹尾,且穿腮”,这两句细致地描述了鱼儿被钓上来的过程。棹尾,即船尾,此处指鱼儿被钓钩穿过腮部,形象地展示了捕鱼的细节。通过“且穿腮”的动作,不仅体现了捕鱼的技巧,也透露出一种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和谐的关系。

“不管前溪一夜雷”,最后一句则以渔父的态度收尾,表达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淡然态度。即使前溪一夜雷声大作,渔父依然专注于自己的钓鱼活动,展现出他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对生活的从容不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渔父垂钓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渔父对生活的热爱与专注。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唐末宋初时期文人描绘田园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渔父词(其三)

桃花浪起五湖春,一叶随风万里身。

车宛□,饵轮囷,水边时有羡鱼人。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和渔父词(其四)

五岭风烟绝四邻,满川凫雁是交亲。

风触岸,浪摇身,青草灯深不见人。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和渔父词(其五)

雪色髭须一老翁,时开短棹拨长空。

微有雨,正无风,宜在五湖烟水中。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和渔父词(其六)

残霞晚照四山明,云起云收阴又晴。

风脚动,浪头生,定是虚篷夜雨声。

形式: 词牌: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