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七)杏村夕照

斜日章台下,杏花犹自红。

古今皆过客,开落尽春风。

楚芉腰支细,息妫言笑通。

那能久容冶,相映酒帘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杏花依然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对时间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斜日章台下”,以“斜日”点明时间,夕阳西下,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章台”则借用了古代长安城中的章台街,此处多柳,常与离别、相思相关联,暗含离愁别绪。

“杏花犹自红”一句,将焦点转向杏花,即使在夕阳的余晖中,杏花仍旧鲜艳欲滴,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隐含着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古今皆过客,开落尽春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只是时间长河中的匆匆过客,生命如同春花秋月,终将凋零。这里的“春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但最终都会消逝。

接下来,“楚芉腰支细,息妫言笑通。”这两句运用典故,楚芉(楚国的一种植物)和息妫(春秋时期楚国的息侯夫人),分别代表了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哀愁。这里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美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暗示了人生境遇的复杂与多变。

最后,“那能久容冶,相映酒帘中。”这句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无奈与感慨。在繁华落尽之后,那些曾经的美丽与欢愉只能在记忆中寻觅,如同酒帘下的光影,虽美却难以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杏花、夕阳、历史人物等元素的描绘与联想,展现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语言清新,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八)青湖夜月

水月原同气,高卑特异形。

运行常不息,流动亦无停。

象纬昭天阙,容光小洞庭。

浮槎失南北,隐隐数峰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九)赤亭遗址

亭废独遗基,灵踪托雨师。

湖山元自胜,风月故相宜。

龙驾云中度,鸾笙岭上吹。

世人空想像,赍酒日来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华容十咏为毛同府赋(其十)驿路松风

驿路长松树,风来作万呺。

龙吟翻翠盖,凤舞奏琅璈。

列陈初严鼓,连营乍竖旄。

犹疑宋飞将,水上战方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游三茅观

山势西来尽,江流北望遥。

神仙长在世,日夜再闻潮。

药采新生术,篱编旧种椒。

不须句曲远,聊此永今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