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势西来尽,江流北望遥。
神仙长在世,日夜再闻潮。
药采新生术,篱编旧种椒。
不须句曲远,聊此永今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三茅观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与道家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联“山势西来尽,江流北望遥”,以山势和江流起笔,勾勒出一幅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象。山势绵延至西边尽头,江水则向北延伸,望不见边际,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浩瀚。
颔联“神仙长在世,日夜再闻潮”,转而表达对神仙境界的向往。诗人想象着神仙们长居世间,每日都能听到江潮的声音,这既是对神仙生活的美好想象,也寄托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颈联“药采新生术,篱编旧种椒”,描绘了三茅观内的一幕,强调了道家养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采集新药,编织旧日的花椒篱笆,既体现了对传统道家养生方法的尊重,也暗示了与自然界的亲密联系。
尾联“不须句曲远,聊此永今朝”,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圣地句曲山的向往,但同时也认识到无需远行,眼前的三茅观已足以让他享受今日的美好时光。这一句既是对道家精神的追求,也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道家文化,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眼前美好时光的珍惜,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春风苦无赖,野寺暂相依。
静夜名香遍,空堂漏水微。
语投机自息,坐久世疑非。
爱尔东林月,流光照客衣。
流年今六十,壮志日蹉跎。
得此已为幸,更来能几何。
青山游未遍,白发在无多。
去去不须道,逢春且啸歌。
北向梅开未,东行月建寅。
有生皆自乐,无处不宜春。
似我容颜老,逢兹气象新。
百年今大半,犹是未閒人。
弭棹鸿村道,来寻处士坟。
泪痕沾宿草,悲思接愁云。
系树嗟无剑,名家幸有文。
东风吹野水,流响不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