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题为《喜李彦深过聊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联“围城十月鬼为邻,异县相逢白发新”描绘了战乱背景下,诗人与友人在异地重逢的情景。围城的残酷与时间的流逝,使得两人都已白发苍苍,但意外的相遇却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颔联“恨我不如南去雁,羡君独是北归人”中,诗人以雁南飞的自然现象自比,表达了对友人能够顺利返回故乡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因战乱而滞留他乡、无法自由行动的遗憾。
颈联“言诗匡鼎功名薄,去国虞翻骨相屯”引用了古代典故,通过匡鼎和虞翻的故事,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功名不显、远离国家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老眼天公只如此,穷途无用说悲辛”则是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际遇的反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与友人的重逢,诗人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