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漫取忠臣比芳草,不知谗口起椒兰。
这首诗以"忠臣"比作"芳草",寓意忠诚的人如同青翠的草木,本应受到赞扬和尊重。然而,诗人接着指出"不知谗口起椒兰",暗示在现实生活中,忠良之士往往遭受嫉妒和诽谤,就像椒兰(椒花与兰花,比喻小人)的恶语中伤。晏殊通过此句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忠直之士处境的艰难,以及对公正舆论缺失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忠诚被误解的感慨。
不详
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不闻幽艳接江蓠。
莫凭高楼伸远目。
青帝回风初习习,黄人捧日故迟迟。
争持白玉萼,共插翠云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