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柝声依短榻,清梦满堂坳。

古砚冰成骨,疏藤雪挂梢。

树摇龙走壁,月射鹊惊巢。

得句寒窗下,呼儿急与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鉴赏

这首《寒夜》由清代诗人蒯德模所作,描绘了一幅冬夜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

首联“柝声依短榻,清梦满堂坳”,开篇即以柝声(古代军队行军时使用的木梆)与短榻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深夜的寂静氛围。清梦则暗示了主人公在这样的夜晚,或许正沉浸在某种思绪或梦境之中,使得整个空间都充满了这份宁静与神秘。

颔联“古砚冰成骨,疏藤雪挂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寒冷与静寂的意境。古砚在寒冷中仿佛凝结成了骨头,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寒冷;而疏藤上挂着的雪花,则是自然界中的点睛之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强化了冬夜的冷冽。

颈联“树摇龙走壁,月射鹊惊巢”则将视角转向室外,通过“树摇”与“龙走壁”的动态描写,以及“月射”与“鹊惊巢”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和谐。这里,“龙走壁”可能是一种比喻,象征着夜风的轻拂,而“月射鹊惊巢”则描绘了月光下的动态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几分紧张。

尾联“得句寒窗下,呼儿急与敲”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在这寒冷的夜晚,灵感涌现,在寒窗下挥毫泼墨,创作出佳句,并急切地呼唤孩子来分享这份喜悦。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人情味,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温馨与亲切。

综上所述,《寒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冬夜的静谧与寒冷,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收录诗词(2)

蒯德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芜湖樵舍燕集呈南皮尚书

西上桓公镇武昌,扬舲春雨过江乡。

主人款接倾三雅,宾众追随在一堂。

大雅久衰当共起,中行难与幸能狂。

旧京寥廓思何极,鶗鴂先悲草不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韩君工于诗于穷而遇也感题一绝

平生遭遇阨黄杨,一代风骚独擅场。

洗尽铅华饶古意,唐音晋韵汉河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永嘉镇阻风

天际浮岚杳霭青,枫林随处击蜻蛉。

客程最爱濡须口,隔岸山眉斗尹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山居

长夏山居风物清,百花开后绿阴成。

山遥每送当门色,树老常疑带雨声。

破帽疲驴京国梦,弯弓射虎少年情。

怜他户外蛙鸣闹,不到江湖已半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