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楼宴集次苏长公韵

洋洋乎水何美哉,合似罗浮不复开。

天下朋友之胶漆,安得尽似双江来。

登临风日正清美,长啸休惊鸥鹭起。

使君醇醪自宝坻,倾作金波逐江水。

一杯明月一杯新,明月笑我非仙人。

仙人未有不饮者,更须沉湎罗浮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合江楼宴集次苏长公韵》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合江楼宴集的场景,通过水之美、友情之深以及美酒佳肴的渲染,营造出一种欢愉而略带浪漫的氛围。

首句“洋洋乎水何美哉”,以感叹句式赞美江水之美,引出下文对美景与情感的联结。接着“合似罗浮不复开”一句,将眼前的美景与传说中的罗浮山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其非凡之处。随后,“天下朋友之胶漆,安得尽似双江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希望所有的友谊都能如同眼前双江般深厚。

“登临风日正清美,长啸休惊鸥鹭起”描绘了宴集时的自然风光,清风明月,鸥鹭悠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接下来,“使君醇醪自宝坻,倾作金波逐江水”则转向对宴席上美酒的赞美,使君的醇酒如同金波,与江水相映成趣,增添了宴会的豪迈与热烈气氛。

“一杯明月一杯新,明月笑我非仙人”一句,诗人以明月自喻,表达自己虽非仙人却能享受如此美景与佳酿的喜悦之情。最后,“仙人未有不饮者,更须沉湎罗浮春”则以仙人饮酒为喻,强调了美酒与美景带来的愉悦与陶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宴集的欢乐与诗人的豪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自然美景及美酒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糠覈行赋赠陈子

美丈夫,一身之外衣食无。

糠覈之肥白如玉,英雄亦多冰雪肤。

貌如好女发鬒美,魁梧奇伟乃如此。

逃秦一任四衰翁,兴汉只须两孺子。

君今长大宁长贫,且先辟谷同仙人。

自古王孙要饥绝,壶浆岂必求交亲。

读书只是学黄老,阴谋实伤天地仁。

其间名世端不尔,与君儒者元多珍。

形式: 古风

分笔行

故人遗我湘江管,花纹斑驳琅玕满。

五儿分取作真书,女仿曹娥花露盥。

我日临池学擘窠,伯英弟子草书多。

安得吴兴真紫颖,千枝挥洒换群鹅。

形式: 古风

银河曲

万里银河接凤城,迢迢怅望不胜情。

生作仙灵偏独宿,天公何苦累双星。

为天耕织辛勤绝,一年一夕还呜咽。

谁言天上暂生离,胜似人间长死别。

人间死别又吞声,泪逐银河地下倾。

荷鼓有妃仍命薄,匏瓜无匹肯心平。

相隔盈盈才一水,何如泉路数千里。

紫圭烟化绿珠沉,再见容华终已矣。

清浅河精本易乾,何须乌鹊日盘桓。

填河肯用支机石,会见桥飞胜羽翰。

将牛更饮银河尽,天罪多情应不忍。

本是牵牛贵莫当,化为沐犊穷堪悯。

玉手回旋作七襄,长空日夕锦霞张。

难将绮绣偿天债,皇穹何不重文章。

浣纱水冷谁知汝,胍胍灵仇不得语。

龙镳不解逐浮槎,逃向人边依海渚。

双精曾降黄姑地,金篦划河阻天使。

河名百沸至今传,牛女有祠人尽祀。

窃药嫦娥路不迷,蟾兔宫中容叛妻。

不闻天帝罪奔月,天仙偏遣守空闺。

香华既有芳祠在,七夕不须针缕待。

丈夫况作馆甥来,帝子应教须女代。

女儿乞巧且逡巡,巧得蟢丝祗误人。

宝家枉自回文妙,卢女虚传飞盖神。

指间织锦称机绝,岂是星光长照身。

缣素不劳分丈尺,旧人争得白头新。

自古才贤罕嘉耦,生逢寡宿难消受。

安仁悼俪为姿研,诸葛求婚须貌丑。

而今倘欲娶姬姜,先乞双星与年寿。

形式: 古风

草书歌赠蓝公漪

公漪爱我草书好,画成即遣作今草。

角扇屏风总不辞,龙蛇飞动为君扫。

古来草圣称张芝,神变无方吾所师。

点画精微尽天纵,岂惟劲骨兼丰肌。

二王笔精复墨妙,思极天人无不肖。

率意超旷我亦工,研精体势未知要。

汉人遗法久无传,用笔从来贵极圆。

怀素颇得草三昧,夏云随风任盘旋。

米芾神锋每太峻,大黄远射力愁尽。

张旭颠草虽自然,亦伤雄壮终非晋。

我今学草常苦迟,未能变化犹矜持。

裙滑无多羊氏练,水清安得伯英池。

伯喈作书必纨素,欲购千端与毫兔。

仲将如漆墨盈箱,左伯光妍纸无数。

为君乱作一笔书,心手窈冥随所如。

蛟龙拿攫恣夭矫,骤雨飘风教有馀。

秾纤折衷更精熟,每日淋漓须百幅。

君之散隶亦入神,以之相易须神速。

君有尊人草篆精,凡夫赵氏同飞名。

故君法书具清识,感激知己深余情。

笔力会当友造化,安得闭门日多暇。

右军筋骨亦精心,与君八分早相亚。

形式: 古风